其實,在欣賞《吳小姐的馬甲》前,我其實是有點恐懼的。

  這份恐懼,並不是來自於這是一齣高中生做的戲,而是因為《吳小姐的馬甲》的題材。劇名中的「吳小姐」,指的是英國二十世紀的小說家「吳爾芙」;而這齣戲,則是以她(乃至於她的創作和思考)為主題,所做出來的一齣戲。

  事實上,在劇場(尤其是小劇場)的創作題材中,「吳爾芙」並不是稀客。除了吳爾芙以外,像是波赫士,乃至於這兩年在大劇場頗熱門的「張愛玲」,這些人的作品及其觀念,都常常被拿來在劇場中做為創作的素材。不過,我必須承認的是,我對於這些領域的東西常常過於陌生;如果導演在處理上,是把原本的東西完全消化然後幻化而成新的一套東西,我或許看的懂,可是如果導演在處理的方式和比重上是朝這些人的內在探索與發展時,那麼我就面臨了看不懂的危機。

  更糟糕的是,我其實不太喜歡在看戲或看演出之前去搜集太多關於這齣戲的相關資料。對我來說,我習慣在看戲前知道的越少越好;這樣子,一來我比較不容易對戲本身有什麼預設立場,二來對我自己而言,我也不希望看戲這件事情搞的好像「學術研究」之類的,還必須要事先去做功課或者去汲汲營營於了解創作的題材本身。對我而言,我其實還蠻希望能夠輕鬆的去看待「看戲」這件事的。

  所以,當我知道《吳小姐的馬甲》是以吳爾芙為主題,甚至於有某種層面是向吳爾芙致敬時,我的確有點退卻。不過,基於編導是我所熟識的友人,加上這齣戲本來是免費入場的(我不得不承認這是重點之一),所以,我還是去看了。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其實《吳小姐的馬甲》並不會太難懂。雖然我對於吳爾芙的認識,僅至於她和女性主義的某些連結;可是並未看過任何一本吳爾芙著作的我,卻從戲中看到了編導究竟想要透過吳爾芙和她那(緊搏且壓抑的)馬甲所組成的這齣戲當中,去說些什麼。雖然提到吳爾芙,往往都會聯想到女性主義,可是這齣戲裡面有的,並不是大聲的去宣揚一些女性主義之類的,反而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和立場,以非寫實的方式去呈現出身為女性所可能遭遇到的壓抑(可能是外在或內在)或者立場。在一段又一段的場景裡,當演員做出某些動作或說出某些台詞時,這些舞台上的東西總是和(我所理解的)吳爾芙及女性主義有著某些連結。不管只是單純的拚著吳爾芙的英文原名,或是讓女演員/角色們姿意的去啃食男演員/角色的段落,整個關於吳爾芙、關於女性(主義)的呈現,其實相當的清楚。我最喜歡的一段,是演員手持鍋碗瓢盆及菜刀等主婦用品,然後互相敲擊發出聲音的段落(這段我自己戲稱為「主婦奏鳴曲」);在這一段裡,用簡單的器物敲擊和磨擦,卻能夠讓傳統總是安安靜靜待在廚房,沒有什麼發言權利的婦女藉由他們手中的工具而「發聲」,在這一點上,我是覺得很不錯的(雖然為了這一場而導致暗場時鍋子被踢到三次且發出聲響)。在這些編導處理的意念上,以及透過這齣戲想說的東西,我是覺得相當喜歡且不錯的。

  可是,另外一方面,雖然導演對於自己想要講的東西(意念)相當的清楚,可是在手法和方式(技巧)上,卻有點忽略了這樣子的東西呈現在觀眾的面前時,觀眾會有什麼樣的態度及反應?在《吳小姐的馬甲》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導演有許多東西,一直希望表達出一種「時間緩慢流逝」感,於是,常常出現演員待在台上沒有任何的動作,又或者是以極緩慢的動作在進行著自己的動作。這樣子的呈現方式雖然和意念本身是相符的,但是呈現出來的結果卻是有問題;因為,觀眾有時候並不會乖乖的跟著創作者走,當你使用一種無法吸引觀眾注意的東西而希望觀眾去「注意」它時,這樣子的方式本身就已經有非常大的風險。除此之外,由於《吳小姐的馬甲》的演出是花樣年華青少年戲劇節一連串演出中的一環,觀眾群也因此以青少年和學生為主。當觀眾的年齡層較為年輕,你使用的技巧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又不是年輕人能夠輕易地被吸引的效果時,不免使得原本要讓觀眾感受的「時間緩慢流逝」感,反而變成一種「冗長」感。當觀眾並不願意且不知道你要他們感受的是「戲裡」的時間時,他們很容易就會從戲中跳脫出來,然後無法將自己的專注力放在台上,反而只是感受到了「戲外」的時間而已。關於這一點,以及這齣戲當中的技巧,我覺得都是創作者本身在遇到「面對觀眾」這件事情時,所必須要再多去考量及修正的。

  另外一個要提出來的,則是關於演員的部份。節目單中提到,這是新莊高中「裝瘋賣傻戲務所」第一次嚐試實驗性強烈的文本;整齣戲當然也是在眾多高中生戲劇社團裡,難得一見的非寫實風格。由於演員們是第一次接觸非寫實文本,因此從《吳小姐的馬甲》當中,的確可以窺見演員們在這方面的力有未逮,像是肢體的不夠協調與展開,或是口齒不清及音量的問題,都是演員們在「技術」層面呈現的不夠好的地方。但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問題:高中三年能從事的表演訓練及帶給他們的經驗本來就不多(更何況台上的演員待在社團的時間絕對比三年少且不超過三年),肢體和聲音也是本來就可以經由後天的訓練來加強,可是關於內在的感受力、以及對於人事物(乃至於戲)的敏感度,卻是《吳小姐的馬甲》裡的演員所比較缺乏的。簡言之,我覺得台上的演員及角色,都缺少了某種「動機」;在這裡,我將「動機」分成「戲裡」和「戲外」來說。一般寫實的戲,一個角色做任何的動作或說任何的話,都一定會有所謂的「動機」去驅使他做某動作或說某句話。雖然《吳小姐的馬甲》非寫實的意味較為強烈,可是以「戲裡」的角度來說,每一個角色一定會有他之所以做這個動作或說這句話的理由(縱使這可能是一個非寫實的角色)。可是在這齣戲裡,我卻看不到那身為角色本身的「動機」。如果從「戲外」來說,我們可以很技巧性地去對演員在台上所做的任何動作去設定一個「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原因」;像是當演員在台上待在那裡什麼也不動時,可能是要觀眾去感受自己那種靜止卻又緩慢移動的狀態。當演員在台上說著各式各樣的「我愛你」或「我恨你」時,可能是要讓觀眾去感受到我的愛與恨甚至於感受到我和這個人之間的關係。但是關於這一切,我並沒有辦法從台上的演員們身上看到。我所看到的,仍然偏重在演員們在「執行」關於角色的一切:這裡要有一段很長的沉默、這裡要走動轉彎然後抬起手、這裡要在男演員的身上跳房子等等。很多的東西,變成演員只是在「執行」角色的一切,而不是「變成」角色甚至於「擁有」角色所擁有的一切。當我看著台上的演員們時,我總覺得台上充斥著一種「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在這裡,我為什麼在這裡做著這些事」的感覺。然後這些東西從演員的身上帶到了角色的身上,而使得角色本身也散發出一種這樣子的不安。當然我們可以把這樣的結果,單純的歸疚到這是因為「吳爾芙」對演員們來說太沉重,或者因為演員們都是學生之類的,但是我並不覺得這件事應該如此思考;吳爾芙又怎麼樣?她也不過是個人呀!學生又怎麼樣?每一個人對於人事物的感受都是獨一無二的呀!關於《吳小姐的馬甲》裡的演員們,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技巧上的缺乏、不在於文本本身對於他們是不是過於沉重,而是他們究竟有沒有想清楚為什麼要做《吳小姐的馬甲》這齣戲?以及自己跟這齣戲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當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齣戲,為什麼要演出這樣的角色說這樣的話做這樣的事時,那麼,觀眾也就不會知道了。

  整體說來,新莊高中《吳小姐的馬甲》演出雖然創作者本身的意念很清晰,但因為運用的技巧及演員本身的不足,導致整齣戲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過,我還是對於高中生勇敢挑戰實驗性及自創文本這件事抱以最大的肯定!希望新莊高中「裝瘋賣傻戲務所」的成員們,可以吸取這一次的經驗,然後在下一次、甚至於下下一次,做出更多更好看的,由高中生自己創作的戲!加油!


劇名:《吳小姐的馬甲》
日期:2004/7/7
時間:3:00PM
地點:知新廣場
團體:新莊高中話劇社-裝瘋賣傻戲務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