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我有股衝動,我想要知道『我從哪裡來?』」翻開節目單的第一頁,這樣子的字眼映入眼簾。
 
  初見《女兒紅》的相關宣傳文字,內容的敘述不外乎論及這齣戲是國修老師針對「母親」為主題(如果《京戲啟示錄》是獻給父親的作品,那麼《女兒紅》則是面對母親的作品),所創作的劇本。乍看之下,這似乎又是一個關於風屏劇團的李修國(或許根本就是屏風劇團的李國修?)的生命旅程的故事;可是看了《女兒紅》這齣戲之後,我卻覺得國修老師很巧妙的借用了「母親」的概念,去訴說關於「根」的思考。也就是劇中一再提到的「脈存一線」,這所謂的「脈」的根源的省思及追尋。
 
  在《女兒紅》劇本的創作過程當中,國修老師曾經一再的提及:關於母親的回憶,曾經是他不忍也不敢去正視及面對的;而這次《女兒紅》的成形及演出,也代表著國修老師對自我進行一種告解及救續的過程。就某種程度來說,我想到的是「戲劇治療」這回事。在現今的劇場當中,這樣的情形其實並不少見;只是往往為人所議論的,乃在於「戲劇治療」究竟是治療了創作者,還是治療了觀眾?在大多數的情況裡,往往創作者是藉由戲劇來治療自己,而忽略了觀眾的感受;因此有的時候常會發生一種情況,就是創作者對於自己的作品感動到無以復加(因為的確有自己真實的情感在裡面),而有些人會因為創作者本身擁有這些情感而感動。可是當然也有比較理性的觀眾會覺得:這些都是你的情感,干我何事?於是乎,有可能發生一種情形,乃是演出者在台上為了自己的情節感動的要死,而觀眾若非感動不已,則是會覺得事不關己而冷眼旁觀……
 
  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眾反應中,究竟孰是孰非,我覺得並不能夠直接用是非論斷之;不過不管在什麼樣的情形之下,我覺得創作者都應該避免過於浸沉在自己的作品裡,而去忽略了作品究竟應該以什麼樣的面貌,呈現在觀眾的面前,以及要給觀眾的究竟是什麼。回到《女兒紅》來說,我覺得《女兒紅》在這方面的拿捏是相當好的。事實上,我一直覺得國修老師表面上是在講述母親的故事,另一方面卻試圖帶出「根」的主題;就像故事當中,宜幸(為什麼這次不是石幸宜演了?@@)一直在質疑修國,為什麼連生活都有問題了,還一直浪費時間在尋找自己的過去這件事?(這或許也是觀眾一直質疑的);而在《女兒紅》當中,則似乎在試圖告訴觀眾這件事:為什麼要尋「根」?自己的「根」究竟在哪裡?尋找到了「根」之後,接下來呢?要怎麼走?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女兒紅》的戲當中,希望觀眾去省思的。
 
  在劇本當中,我覺得在對於母親的情感,以及關於根的追尋兩件事情上,其實達到一種很平衡的狀態。如果過度強調母親的故事,則顯得有些矯情;如果過度強調關於根的追尋,則又顯得似乎太過於不明究理以及說教。而在《女兒紅》當中,藉由對母親的情感,間接帶出尋根的主題,在處理上我覺得是相當好,也相當舒服的。故事中的幾個段落,也的確很能夠打動人心;最讓我動容的,乃是在修國父親在上不了船的時候,母親對修國父親所說的:「做鞋的,你不上來,我就跳下去了」。這句話聽來,或許有點好笑,但卻是充滿著濃厚的情感。幾個場景的設計,也很能夠打動我,我最喜歡的場景,是在第五場的<清算>。之所以打動我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動員了上百名演員的壯觀場面,而是那個高聳參天的梯子。先不提在娘親身軀墜落那一段,所用的類似魔術的技巧(不禁讓我想起國修老師早年主持的<魔幻嘉年華>節目…),表面上來說,娘親的傷是因為從高處墜落而受傷,可是事實上,真正受傷的,是她的心;尤其是在第四場的<私奔>裡,娘親才放翠玉離去,沒想到在隔一場裡,竟然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翠玉來鬥爭自己?在那種情感的衝擊上,其實是很強烈而且能夠令人感同身受的。雖然娘親從天梯墜落看似只是個驚人的場景,可是似乎也代表著娘親內心狀態的墜落?(簡言之就是down下去了…)在這方面的安排,我覺得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不過,在劇本方面,我覺得比較可惜之處,就在於「母親」這條故事線,有些支線的力道太過薄弱;除了劇中主角修國的母親外,守著貞節牌坊的娘親、宜幸家中的阿婆、歷經白色恐怖時期的蕭母、以及即將成為母親的宜幸。劇本試圖以這些支線去描述或完成「母親」的形象及主題,但我覺得這些支線似乎都只有輕微的掠過母親的主題,而沒有化成一個具體且整體的力量,讓原有的「母親」的線條更加的完整。在這方面,我是覺得其實是可以再去做一些細部調整的。
 
  最後,在劇本的部份,根據表坊討論區mauto網友指出,在劇本當中關於山東古諺「北呂清風垂壺範」一段的運用似乎有字的引用錯誤。「北呂清風垂壺範」的「壺」(ㄏㄨˊ)字,應為「壼」(ㄎㄨㄣˇ)字。茲引用該網友文字如下(經該網友同意引用):「壼,音捆。閨壼也,指未嫁女兒的住房,在閨壼中所要受到的訓誡稱壼訓,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三從四德等等。女孩們從小在閨壼中所要受到的教導和規範,也就稱為壼範了,因此壼範也泛指婦女之德而言。」所以,在這一部份,我想是必須再去考據以及再研究或修正。
 
  另外,在導演的部份,我很喜歡這一次國修老師在《女兒紅》方面的處理。或許應該說,我很喜歡這一次導演和編劇所呈現出來的協調狀態(如果是國修老師自己編導的作品,似乎不能把「編」和「導」完全拆開來看…)。回憶起上一次的《我妹妹》重演版,戲的精彩程度雖然仍然有,但我在看戲的舒適度上是處於一種很不舒服的狀態;也就是我必須去一直追著故事的脈絡,以及時間的跳躍。可是在這次的《女兒紅》裡,不管是說故事的方式、幻燈片的運用等,我覺得都讓《女兒紅》的故事說的有條有理,而讓人能夠輕易的接收台上演出的內容,以及作者想要藉由《女兒紅》所說的話。在這方面,我個人在看戲是感到很舒服以及愉悅的。雖然《女兒紅》是國修老師歷經七年才完成的作品,可是這七年的重擔並沒有因此而化為觀眾肩上的重擔,反而是用一種很舒服的方式讓觀眾接收;在這點上,我覺得在現今的劇場中,實在是很難能可貴的。
 
  不過,在編導的處理上,有個地方我想要特別的提出來,就是第九場的<抓俘虜>。在這一場裡,我在看戲時曾經納悶,為什麼要讓這麼一大段的秧歌熱舞,放在這一場裡?看完戲後閱讀節目單,才知道第八場<勞軍>和第九場的<抓俘虜>,在時間的順序上是相反的(第八場是民國40年5月18日的晚上,第九場則是同一天的黃昏;在時間上是反過來的)。而第九場之所以有那麼一大段的秧歌熱舞,因該是為了要呼應第八場的翠玉之死。也就是說讓觀眾感受到的,應該是感嘆翠玉在黃昏時還這麼的活蹦亂跳,可是到了晚上卻為了拉屎而送掉了性命。因此縱使第九場裡,眾人(包括翠玉)是那麼愉快的跳著舞蹈,可是這一段的情緒應該是帶有感嘆而悲傷的(這似乎也是國修老師常常使用的,以「喜」來訴說「悲」的手法)。可是在看戲時,或許有從台詞和一些方面去表達第八場和第九場的前後時間關係,但是關於這方面的訊息,我並沒有接收到(更何況第八場和第九場之間還隔了個中場休息),導致我會覺得第九場的秧歌熱舞這段有些突兀,而沒有發揮它原本的功能。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是可以再稍做修正的。
 
  講述完了編導方面,再來則要提到演員的部份。有點可惜的,在我心目中,其實演員的表現並不如編導方面來得好(在我心目中,《女兒紅》的編導演的排列為:導>編>演)。《女兒紅》的演員給我的感覺,雖然有幾個演員在表演上的確讓我感到不錯,但是有幾個主要角色的演員給我的感覺,似乎沒有讓自己的角色擁有說服力……首先,乾德門的部份,雖然戲份不多,角色也只有「劉秘書」一角,可是我卻很喜歡他的演出;多年來在戲劇(不管是電視或舞台)上累積的東西,充份的發揮在「劉秘書」這個角色中,彷彿他就是劉秘書,感覺真的很不錯!再來,國修老師所飾演的李修國,當然已經駕輕就熟;雖然仍然不難見到一些專屬於國修老師才有的喜劇動作及效果(EX:炊事兵),但這些動作的運用在《女兒紅》中的效果仍然是好的,而不會太過火。楊麗音的部份,多年來的演出經驗仍然讓楊麗音在台上發光發亮;雖然在《女兒紅》當中,約莫有一些小片段,楊麗音在處理「悲」的情緒上時,似乎有點讓我看到當年他在<連環泡>之類的綜藝節目短劇中的處理方面,但整體上來說,楊麗音的表現還是在水準之上的。在楊淇的部份,我非常喜歡並且佩服她的演出!雖然母親一角要從年輕演到老,但不管是那一段的感情,楊淇在這方面掌握的都很好,我真的覺得很棒。而在姚坤君的部份,她在「大姐」這個角色上,有些身為角色的動機會讓我覺得有些看不到;以劇中為例,我就覺得當母親在揪著楊小姐不放時,大姐本來是勸架,卻突然也一起打楊小姐的動機有些薄弱;這邊固然是比較喜劇的處理方式,可是我覺得那種說服觀眾大姐會這樣子做的動機,並沒有成功的讓觀眾看到。在樊光耀的部份,事實上,我對他在《女兒紅》中的印象,大多都是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山東快書」,可是關於角色性格的部份,卻似乎有點被「山東快書」的光芒蓋掉了;究竟愛民(說書的)帶著翠玉離開時是什麼樣的想法?當他在群眾面前鬥著當年放自己和翠玉一馬的娘親時,又有什麼樣的想法?晚年時,又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來到中華商場?這些情緒的東西,我覺得應該可以再更強烈以及清楚一些。而在顏嘉樂(不知不覺就會聯想到某港星的名字)的部份,我覺得似乎在角色的情緒和情感上就更加的模糊;雖然翠玉這個角色,在第八場<勞軍>當中就因為拉野屎而被炸死,可是在這之前,關於翠玉對自己家人的愧疚,以及和愛民之間的情感,其實我覺得是可以再加強以及琢磨的。另外,很難得看到徐堰鈴出現在一般人所說的大劇場演出(之前的《地下鐵》音樂劇,在內容呈現上仍然比較接近一般人所認定的小劇場,而不像這次《女兒紅》是比較明顯的大舞台作品);而在《女兒紅》當中,其實徐堰鈴並沒有散發出她在小劇場中的那種光芒,不過在這點上,我覺得是OK的;因為《女兒紅》畢竟是大舞台的作品,怎麼樣也不應該要求一個演員一直用同一種方式去在各種舞台演出(就算她的活動範圍主要都是小劇場也一樣);而在《女兒紅》當中,我覺得徐堰鈴仍然很稱職的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不管是宜幸或阿婆,雖然沒有散發出那種精彩而耀眼的光,但徐堰鈴的演出仍然令身為觀眾的我感到滿意。在邱月婷的部份,我很喜歡她在蕭母以及其他角色上所做的扮演;她很稱職的讓每個角色在台上發出了應該有的光,呈現了應該有的情感。在狄志杰的部份,則是讓我驚豔,尤其是「展雄」一角,狄志杰的確如節目單上所說,讓「展雄」在台上發亮;狄志杰在《女兒紅》當中的表現,我覺得實在很不錯(雖然我在看他演出時,腦海裡一直會冒出「蔡岳勳」這個人)。而在陳竹昇的部份,其實對他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之前綠光劇團《黑道害我真命苦》裡,那個因為自己意氣用事而害死自己兄弟的小混混;而在《女兒紅》中,他很稱職的扮演了少年及青年時期的修國;當修國和少/青年修國在交談時,我彷彿看到他們彼此看對方的眼神,是一種「陌生的熟悉」;感覺上蠻不錯的。而在葉天倫的部份,雖然看到他的「崔連長」的演出,一直讓我想到當兵時莒光日所收看的短劇,不過在這個角色上,他的說服力仍然是足夠的。在潘書慧的部份,我則覺得她在「小雲」這個角色上處理的不錯;小雲對於展雄他們家的一切,正好是處於一種夾在中間(接受和離開之間)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在潘書慧所呈現的小雲當中,其實剛好達到一個平衡狀態,感覺還蠻好的。而在戴輝霖的部份,我則覺得似乎沒有太多的印象;或許是因為兩個主要角色-姐夫和蕭父的戲份本來就不多,所以也沒有太多能夠發揮的空間。
 
  整部《女兒紅》,從修國對母親的回憶,帶到對於根的追尋的主題,一直到最後,似乎也提出了創作者對於台灣現況的想法以及省思。劇中角色修國,在整個追尋生命源頭的過程最後說:父親當初逃難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把家譜帶出來,可是他發現其實只要從李家踏上基隆碼頭的第一天開始算起到今天,就算是家譜了。就如同劇中的一句台詞-「離開台灣,還能到哪裡去?」一樣,台灣就是我們的根,我們的家不是嗎?很多根本的問題,常常在一些政治人物的討論中失去焦點,在這裡我不想也不願更懶得去評定孰是孰非,只是,《女兒紅》似乎把長久以來大家爭論不休的主題,下了一個最簡單的注解:在台灣的每一個人,誰不是生活在台灣這一片土地上?誰不是在台灣生活著?誰愛台灣誰不愛台灣,絕對不是用嘴巴說說或者需要證明。如果真心的認同台灣,認同我們的根,那麼那尋根的過程,絕對是在心裡面完成的,而且會比國修老師花九個小時就尋完自己的根,還要來得更快。
 
  整體說來,我很喜歡《女兒紅》這部作品,因為我在看戲時其實是沒有什麼壓力,很輕鬆的就接收了台上傳遞給我的訊息。(而且還學會了特別的鼓勵方式-「女兒的鼓勵」)有的時候戲劇不見得要有多複雜的結構,縱使是簡單的故事,並且能夠說出箇中想說的話,那麼也會是一部好作品。而在這方面,我覺得《女兒紅》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
  
 
劇名:《女兒紅》
日期:2003/11/9
時間:7: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團體:屏風表演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