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創作社推出第一個作品,也就是《夜夜夜麻》。而在六年之後,創作社推出了第十個作品,也就是《夜夜夜麻》的第二集-《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其實我在想,依照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的原理,以及近來在電影界的風潮(魔戒三部曲、駭客三部曲、無間道三部曲…),《夜夜夜麻》究竟有沒有可能成為三部曲,甚至於在四年級、五年級之後,《夜夜夜麻3》會不會是個講述「六年級」的作品,我相信應該有些人和我(六年級)一樣,也感到好奇以及擁有一種莫名的期待。
但是,先不提《夜夜夜麻》究竟有沒有可能發展出第三集,在這篇文章的一開始,我想要討論的是關於《夜夜夜麻》和《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之間的關係。表面上看來,《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似乎是續集之作,可是我覺得在故事的主軸及想要講述的事情上,其實已經和前作有所不同(就算前作中的主角-山豬出現在這個故事裡也一樣)。而其之所以為「續」集的原因,在於所切入的角度都是以某一年級的人物為主軸(《夜夜夜麻》是四年級,《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則是五年級),然後講述他們所遭遇的事,以及面臨的難題,藉以帶出主題。
關於前作的《夜夜夜麻》,由於年代久遠,當年的節目單上所記載的也有限,因此我只能憑藉著回憶來回想。當年的《夜夜夜麻》,我相信很多人和我所擁有的共同記憶,就是記得台上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髒話;在《夜夜夜麻》當中,髒話在劇場裡不再只是因為它很特別或很夠力,而是真的能夠玩出一些精彩的花樣。而在《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中,關於在語言方面的運用,則從髒話轉換成精準的文字/詞或同音字的運用,甚至於不同語言之間的轉換(surprise=驚奇or驚喜or驚異?…);編劇紀蔚然在語言和文字上玩弄時的精準,在《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演出的同時,可以很輕易並且明顯的感覺到。
除此之外,《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的故事線進行方式也是我很喜歡的。整個故事的架構有一條最主要的幹線在進行著,所有的故事發展都隨著時間而由前往後發展著(如果不考慮「倒帶」的設計的話),然後在故事往前走的同時,看到整個人物和人物之間的關係。彷彿看到一棵大樹,慢慢的往上長,然後枝葉茂盛,長出青翠的葉子,並且開出美麗的花來(當然樹通常不會開花,我是在打比方)。整個平鋪直敘的方法,帶領著觀眾順著劇情往下走,並且了解台上每個人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彼此之間所發生的事,而又能夠從中述說一些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念,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是很不錯的。
而如果充滿紀蔚然式的精準語言和文字特性的《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的劇本,是一隻千捶百鍊的標槍的話,那麼導演周慧玲的處理,無疑就像是一個運動選手用了我們意想不到但卻精彩的方式,將這隻槍射了出去並且一槍中的。我相信看過《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的觀眾,應該都對所謂的「倒帶」的設計印象深刻;我並沒有買劇本,所以並不知道這個部份的設計究竟是編劇的原意還是導演的安排。可是導演在這個動作及畫面的安排調度上,很成功的將「倒帶」的意境呈現出來。我覺得表面上看來,《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似乎是在講述著五年級的宿命,以及關於「卡位」這件事。劇中的大牛如是說:「四年級的想卡可是沒有位子卡,六年級的想卡可是沒有能力卡。」可是當台上的角色一再重複自己說的話,重複相同的對話和動作時,我們不禁要開始懷疑:究竟問題是出在「卡位」還是「卡住」?五年級所遭遇到的壓力和所面臨的處境,或許並不應該從那個「點」來看,而是應該要從整個「面」來想?當他們議論著前作《夜夜夜麻》中的馬克、詩人、山豬等人的狀況和問題時,他們是不是也同時有著和他們一樣的問題?在導演周慧玲對整齣戲的安排調度下,我所感受到的身為五年級的處境,倒不見得是他們眼前所遭遇的那些問題,而是他們一直處在一種被「窺視」的狀態;有太多太多其他年級(甚至於五年級本身)的人,正在等著看他們會怎麼做、要怎麼做;劇中的山豬一改前作中的暴躁,在《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中反而話不太多,就是一個例子。我覺得山豬這個角色之所以會在《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中再度出現,其實是有一點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馬、大牛、阿城這三個五年級生,究竟是怎麼面對他們的人生?(所以山豬才會從一開始就一直在吧台底下靜靜聽著)而舞台上那可以看到翼幕後的反光景片、那一對吧台前的燈光、那兩個每個角色「倒帶」時就會旋轉的圓輪、甚至於在左右舞台兩旁的監視用monitor,都讓我覺得好像兩隻眼睛,一直盯著場上發生的一切;而讓我覺得五年級的宿命,似乎並不在於他們所經歷的學運或者面臨的事物,而是他們一直處在一種被別人「關切」的狀態下;當一個人的actual self(真實的我-沒有偽裝的我),和ideal self(理想的我-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social self(社會的我-別人對我是怎麼樣的看法)有所衝突的時候,真的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從「卡位」變成「卡住」了。而換一個角度來說,這個難題或許並不只存在於五年級,而很可能在任何一個年級出現不是嗎?(就如同劇中山豬也有屬於他的問題一樣)…角色倒帶的畫面,的的確確的讓我想到了「卡帶」這回事,也不禁讓人覺得:關於五年級的宿命,是不是一直的在發生?就像某句話說的:「人類在歷史當中唯一學到的東西,就是什麼都學不到。」關於我們的人生、我們遭遇到的難題,不正如舞台上所發生的,一再的重複,一再的倒帶,一再的上演不是嗎?…我不知道這些訊息,是不是原本就是編導想要透過《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的演出所傳達的,但是針對周慧玲在整個畫面上的調度、說故事的方法、以及演員的調性安排和能量的調節上,我覺得整體上來說是的確不錯的。
順著前面一段,談到演員及角色的部份。在這齣戲裡,雖然演員們的表現在《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當中,並沒有太多搶眼的演出,可是整體上來說,我覺得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基本上《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這齣戲,我會覺得有一點是在看《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這個劇本在舞台上是怎麼表現,以及看當中的台詞和語言性,而不是在觀看演員們的演技。而演員們的表現,我會覺得他們在戲當中,比較像是在扮演一個類似推手的角色,而讓《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有一股力量,讓整個故事平穩往前走,並且在舞台上呈現出來;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演員們的表現是很不錯的。茲就每個演員的表現,在下面說一說我的感覺:
劉亮佐(阿斗) 飾 山豬:
雖然山豬是打著前作《夜夜夜麻》的閃亮旗幟,可是我覺得在《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裡,山豬在前作中的莽撞和衝動似乎已經不見了;但,話雖如此,我覺得這種角色特性,也就是山豬轉變之後的角色特性,在《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當中,其實是OK的。我相信當山豬躲在右舞台吧台旁,雙手在胸前叉腰聽著五年級的大牛、阿城、小馬之間的對話和衝突時,自己似乎也同時在思考著關於自己的處境。在《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當中,我覺得山豬的角色,倒有點像是一個「對照組」,觀眾眼中看到的大牛、阿城、小馬,以及觀眾透過山豬的眼睛去看到的他們三個人,我覺得是有所不同的。其實,我覺得山豬在《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當中,已經不是主角之一,而是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這些五年級的角色…另外,劉亮佐在山豬這個角色的處理上,雖然山豬和前作中似乎已有些不同,可是我卻覺得這個改變在劇中是合理的;而劉亮佐在處理《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當中的山豬(而不是《夜夜夜麻》的山豬)上,整體來說,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黃士偉 飾 阿城:
阿城這個角色在扮演上其實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阿城的角色特性,本來就是屬於比較溫吞的角色。而黃士偉自然的演技,我個人是覺得很喜歡並且覺得很舒服的;針對阿城這個剛從國外歸國、蓄勢待發的角色,我看到了黃士偉在阿城這個角色上,除了外表的溫文儒雅外,還多了一種內在蘊藏著的能量。因此,雖然阿城這個角色在本質上就不是那麼的搶眼,可是我卻覺得黃士偉的阿城角色,在舞台上所散發出來的光並不會輸給其他的人,感覺也的確蠻不錯的。
徐華謙 飾 小馬:
在徐華謙的部份,我則覺得在「小馬」這個角色的安排以及調度上,似乎有點「失焦」;簡單的來說,我從徐華謙的表演當中,看不出來「小馬」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把劇中三個五年級的角色放在一起來看,阿城是初返國蓄勢待發(一種由原點出發正準備往上衝的狀態),大牛是政商關係良好且八面玲瓏的人(一種雖上下輕微晃動但仍持續前進的狀態),而小馬則是失去了工作的一個失意記者(有某種力量把它往下拉的狀態);在阿城和大牛的角色特性以及線條上,我們都可以輕易的看的很清楚,可是關於小馬這個角色的部份,我則覺得一直很糢糊,而沒有和阿城及大牛之間,形成一種相呼應或對比的關係。我覺得在「小馬」這個角色的塑形方面,其實可以做的更完整,並且還有很多的發展可能性和空間。
吳世偉 飾 大牛:
吳世偉所飾演的大牛,是我在這齣戲裡面最喜歡的角色(及演員)。雖然在一些小段落裡,我會看不到一些比較明顯的角色心理狀態的轉換(如大牛回到酒吧跟阿城攤牌時,當他回到酒吧時,我看不到他在和別人開會然後得知阿城影響到自己的case,那種憤怒以及驚訝的情緒,以及他在來酒吧的路上究竟是什麼樣的心情的過程)。可是整體說來,吳世偉所演出的大牛,在整個角色的特性和脈絡上都很清楚!或許大牛這個角色在劇本中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八面玲瓏且完整的角色,可是吳世偉在大牛這個角色上的安排,我個人是覺得很完整並且很棒的。
最後,針對《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的舞台設計,我想要特別提出來說一下。以往的舞台空間,總是只侷現於舞台上的空間,關於翼幕的後面,是怎麼樣也不能被觀眾看到的部份(否則等著被舞監釘死…)。可是這一次的鏡牆設計,卻讓舞台空間得以延伸,而讓觀眾能夠透過另一種視角(透過鏡牆)看到舞台以外的空間(翼幕後方);更何況,在那些空間裡還有「戲」的存在呢!在這個部份,我很佩服舞台設計王孟超的巧思,讓舞台擁有了另外一種的可能性;在這一點上,我是覺得很不錯的。
整體說來,我蠻喜歡《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的表現;整齣戲從各部門組成的完成度上來看,我覺得是相當不錯的。《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是一齣很完整的戲,雖然進場時我著實為了劇場內的空座位數而嚇了一跳,但是仍無損我對於《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的優良評價;因為一齣不錯的戲,是不會因為觀眾的人數少,而感到寂寞的。
劇名:《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
日期:2003/11/21
時間:7:30
地點:新舞台
團體:創作社
- Mar 13 Mon 2006 23:09
【劇評】創作社-《夜夜夜麻2:驚異派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