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驊推上囉!壓力解除囉!所以又在開始看大專盃的錄影帶囉。^_^

基本上,文藻語專的戲碼-”人間孤兒枝葉版”是一齣不太像戲的戲,我所謂的”不太像戲的戲”,並非指他們演的很爛,不配稱為戲,而是基本上”人間孤兒”這本劇本就不太像舞台劇演出的劇本...

如果沒記錯的話,”人間孤兒”這本劇本是汪其楣寫的.....他寫這本劇本的原因是因為深覺台灣本土的戲劇創作實在是很少,而他希望能夠有一些劇本是在講台灣本土的東西,所以寫下了這本台灣本土味極重的”人間孤兒”。但是...我卻覺得這戲在”台灣本土”上的價值較”戲劇”上的價值來的高...

故事的走向是從過去的台灣進行到現在的台灣.....而一幕幕的台詞和不是很完整戲,讓人感覺上不像在看戲,反而在看一本”台灣歷史”.....一幕幕的走過去,就好似一頁頁的翻過去...其實這本劇本寫的還不錯,起碼在原本作者寫做時的目的就令人佩服!但是文藻的演出,最大的問題也出在這本劇本.....

並非”人間孤兒”這本劇本不好,而是文藻語專選了這本劇本當做大專盃話劇比賽的劇碼.....劇本本身的意境,似乎放在小劇場會更恰當一點...而劇本本身的時代背景,對演員造成了無比的挑戰與傷害!在這齣戲中,真的可以感受到演員很用心的在演這齣戲...努力的把戲演好...但是實際上,在這部戲中的演員表現平平.....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劇本!劇本的形態,造成每個演員常必須分飾多個角色,而每個角色又沒有很大的人格特質存在.....造成演員沒有辦法去讓自己的角色活起來,站在舞台上,而且劇本又造成演員必須去揣摩台灣早期的人的心態,行為...但是演員是一群五專的學生而已...也根本沒有那個年代的生活經驗...總覺得他們在演出時,似乎不是很了解自己為什麼要說那些話,做那些動作...不了解當時的年代是一個蠻大的問題...或許他們有研究,但或許是研究及了解台灣過去年代不夠深入吧!

而劇本又用了大量的”獨白”方式,用一個人講述自己的家庭生活來揭開一幕幕...但是也由於演員對角色的不夠深入,使得在獨白時,變成類似在朗讀的感覺...沒有放感情進去.....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這個劇本的難度太高了!而且我想對人生經驗還不是很夠的五專生甚至於大學生來說,這本劇本對演員而言的挑戰性實在是太高了!我覺得不要選這本劇本應該還好一點...

至於導演手法的部份,記得有一幕是接連的幾個人在講話,而有一些人是從觀眾席出現...從觀眾席出現唸台詞的還真不少...我倒覺得沒什麼必要...從觀眾席出來是很特別...但...我倒不覺得有什麼意義。

看到錄影帶的攝影師忙著移動攝影機,我就想到如果我是觀眾,我得要忙著轉頭找人在那裡...嗯...有點累...而且對於看戲造成不小的傷害...至於其他地方...也還可以...

唯一一提的是燈光的部份...家驊看的時候還在想;燈光做的不錯嘛!後來突然想想...他們是得最佳燈光獎嘛!!!難怪燈光漂亮...每一個場景的燈光都很不錯...不過就是覺得FOLLOW燈用的頻率太高了...看太多次感覺上好像快變成在看晚會或是工地秀了...

當然這是我的感覺啦。

也希望文藻的網友能夠來談一談(嘿!我知道有不少的文藻網友在這兒哦!我記得有個叫Iso什麼的和克倫好像都是文藻的...)來談談吧!^_^

--
當年文藻還是”語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