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未了 妳卻走了 淚在掉 剩下的綻放回憶裡燒”。

花季未了的原聲CD(聽說市面上已絕版?)透過床頭音響慢慢的撥放著,也不僅讓我想起了當年臺北故事劇場的《花季未了》這齣戲;當年戲中感人的劇情,演員們的表現,乃至於因為遭遇颱風而延後開演,並在現場發放毛巾的往事,都讓人回味無窮。因此,當聽到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有人以《鋼木蘭》(《花季未了》的原著-”Steel Magnolias”)做為畢業製作的劇本時,總是令人好奇這又會是一次什麼樣的呈現?

由於這齣戲是導演”林若嵐”的導演畢業製作,以及”王于南”的演員畢業製作,所以我這篇文章可能會比較針對上述二人(也就是導演的部份及王于南的演員部份)做討論以及述說我的感覺(當然其他的部份也會討論啦!^.^)。

首先,就導演的部份來說,其實我蠻認同林若嵐選擇《鋼木蘭》做為自己導演畢製的原因;若若(林若嵐)在節目單中說:”說來可笑。我並不想挑戰一齣古典的希臘悲劇或者莎士比亞或是一些外國的象徵、荒謬、寫實主義之類的劇本。這是我的畢業製作,我只想在這五年的結束做一個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但,事實上,我覺得這一點也不可笑,反而很讓人欽佩;讓人欽佩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若若真的知道為什麼要去做某一齣戲(而這件事學校不一定會教你)。原因之二是,因為《鋼木蘭》畢竟已經由臺北故事劇場製作出《花季未了》這齣戲來呈現在大眾眼前,面對前人(而不是先人,先人是代表已經@#$的人...)如此大型的製作及口碑,若若仍然選擇了《鋼木蘭》,我不禁要佩服若若的勇氣-面對重新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道路的勇氣。

遙想整個《鋼木蘭》的製作過程,當決定以《鋼木蘭》做為劇本時,一開始的艱難工作,我想應該就是”翻譯及改編”劇本的龐大工作了(尤其是對於英文爛的人來說)。我沒有看過” Steel Magnolias”的英文原文本,所以我無從得知究竟若若在一些用字遣詞上是不是能夠符合原著所寫的字句(更何況,我英文很爛~-_-);不過,就整體上來說,可以感受的到若若想要把這本劇本據為己有的一種企圖!也就是說,翻譯出一本和自己的人生經驗與生活點滴相結合的劇本。而就這齣戲來看,若若的確重新建構了這本(屬於自己的)劇本,包括把故事背景搬到台南、台詞重新的編寫、乃至於加入如”作十六歲”之類的習俗,都可以看到若若在這上面所做的努力。整本劇本我沒有發現太大的問題,可是我比較有意見的,是一些名詞的運用部份;在劇本當中,或許若若是為了把原本劇本中”美國小鎮”的時空背景搬到台灣來,所以用了一些如”CS(網路連線遊戲)、濱崎步、霹靂火”之類的現代化名詞,可是這些名詞的出現,卻讓這四場戲的時空背景給人有種”錯亂”的感覺;整齣戲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總共有四場戲,而這四場戲的前後關係又代表著時間的流動(也就是說四場戲的先後順序,即是代表劇情發展的先後順序);當這些現代化的名詞,在劇本的四個場景中分散出現時,我不禁會覺得這四個場景的發生時空背景,都是時間點在”今時今日”的台南,而感覺不到劇情的流動性,以及每一場”時間背景”的轉換;如此一來,不禁有種劇情始終”卡”在某一個時間點的錯覺,整齣戲也似乎顯得有點不流暢,導致原本劇中好看的某部份,也就是”看六個女人如何隨著時間的流動而在自己的生命之中體會自己與他人的喜怒哀樂”的過程,就比較沒有辦法讓觀眾看到。如果能夠將四個場景的時間背景明確的訂定出來(如”第一場是民國XX年的X月X日”之類的),然後再根據每個場景的時間背景,再添加一些屬於那個時間點才會有的特殊名詞或事件,我想可能會更好.....

其次,劇場界有個基本常識,就是”不應用流行音樂/歌曲或觀眾過於熟悉的音樂當作戲的背景音樂”(但這並非”定律”,若是因為該音樂在劇中有特殊用途,或的確有其意義存在,則仍可使用),其原因是因為若使用觀眾過於熟悉的音樂或歌曲的話,觀眾很可能就跟著音樂的旋律在腦海中哼了起來,或是想起唱那首歌的某個歌星的點點滴滴,而使得觀眾本身抽離了舞台上所發生的”戲”。在這裡提出這點,並非要討論這齣戲終了前使用”青春不要留白”的歌曲的適合性(這部份容後敘),而是仍然要討論前段文章所說的那些現代化名詞,在劇本中運用時所產生的問題,也就是當這些名詞出現時,觀眾是不是容易因為這些本身就有某種強度存在的字句,而從劇中抽離?當講到”濱崎步”時,腦海中可能就浮現她最新的造型(於是觀眾思緒飄走);當講到霹靂火時,腦海中就想到最近霹靂火的劇情(觀眾思緒又飄走)...因此,這些有一定強度的名詞是不是適合出現在劇中,我想這是個值得考慮以及修正的地方。

上天賦予導演至高無上的權利,卻也給了導演無窮無盡的義務;把戲做好的義務。而關於這方面,我覺得導演應該可以做的更好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