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尼亞舅舅》對我來說,算是一本「傳說中」的劇本。

  在我接觸劇場的經驗中,我常常會去注意各校的戲劇科系最近用了哪些劇本、做了些什麼樣的戲。其中,契訶夫的《凡尼亞舅舅》、《海鷗》、《櫻桃園》等劇本,常常會被拿來做為對於初接觸劇場的人教學時的基本教材。

  不過,我是沒有看過任何一本契訶夫劇本的,當然也就沒有看過《凡尼亞舅舅》這本劇本。或許應該這麼說:我其實不喜歡在看戲時先看過劇本。因為對觀眾(我)而言,一齣戲的好或不好,劇本或許是重要因素之一,但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而我比較習慣於從一齣戲的“整體”當中去感受“戲”本身給我的“感覺”,然後再去挖掘他的每一個部份(導演、編劇、演員、技術等…)好或不好,而不一定是看導演在用要什麼樣的手法去呈現一本劇本之類的(但如果劇本是我看過的可能又是另一回事)。

  回到台北藝術大學的聯合呈現來說,其實我原本是有某種企圖心想要從這次的呈現一窺《凡尼亞舅舅》劇本的面貌的;但另一方面,我也擔心於未曾看過《凡尼亞舅舅》的我,會不會看不懂呈現的演出?因為,也有一種創作的手法是,將原著劇本任意的改變其形狀,然後從自己的銓釋出發;有看過原劇本的人就會對該手法心領神會或會心一笑,沒看過原劇本的人則是必死無疑。

  但事實證明,我上面所述的二心(企圖心與擔心)其實根本是多餘的。就企圖心的部份來說,由於《凡尼亞舅舅》是由四個導演分別導劇中的四幕(這件事我一直到看了節目單才知道),所以在四種不同的銓釋下,其實不見得就能從中看到“完整”的《凡尼亞舅舅》(但在四個導演都表現不凡的情況下,我仍然從中窺見一些端倪);而四位導演在手法上雖略有不同,但因為都採用符合契訶劇本精神的“自然寫實”主義風格的方式來導戲,所以四段呈現仍然是相當平易近人的。

  第一幕的導演是范瑞君。我相信一般人對她的印象或許是她演員的身份;或許有人會說她就讀北藝大戲劇研究所是一種「演而優則導」的情形,但我認為演戲和導戲其實有很大程度的差別,演戲演的好不等於導戲導的好。但范瑞君在第一幕裡面的表現,我覺得還是蠻不錯的。相較於其他幕導演的手法,我覺得范瑞君比較著重在一些節奏的掌握及起伏。從戲中我感覺到很明顯的高低潮起伏線條及節奏,以及幾個類似於范瑞君式的笑點(雖然表演的是其他演員,可是你卻會感受到這演員在表演這笑點的方式很像「范瑞君」);就我的感覺,范瑞君似乎有把一些自己在做演員時的經驗及掌握節奏的方式放到戲裡,而這樣子做的結果,使得第一幕所呈現出來的感覺其實還蠻不錯,充滿一齣戲應該有的高低起伏線條;我覺得是還蠻不錯的。

  第二幕的導演是黃惠榮。在看這一段時,在我的腦海裡不斷的會想起劇場人稱斗哥的劉亮佐,在電視劇《名揚四海》拍攝時曾經說過的一段話:斗哥曾經說過《名揚四海》的拍攝過程中,他體驗到的是一種「將能量降到最低,用最低的能量去表演」的方式。而在這第二幕裡,我彷彿看到了這樣子的表演方式;我沒有看到演員刻意的去做戲,一切的一切就這樣子在舞台上平順的發生。演員的能量也沒有刻意的要在台上發光發亮甚至於傳達給觀眾,而是在台上平穩而緩慢的流動著。坦白說,我還蠻喜歡這樣子的表現手法;雖然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導演刻意要求的,但整個第二幕呈現出來的風格,我覺得就是《凡尼亞舅舅》及契訶夫其他劇本中,所擁有的那種「生活」感。從這點來說,我對於第二幕所呈現出來的風格是給予肯定的。不過我唯一比較擔心的是,這樣子的呈現方式在「劇場」的演出場地下,在戲進行的過程中是不是能夠讓觀眾專心而不分心,我覺得是有待嚐試或考驗的。

  第三幕的導演Baboo也算是劇場導戲的老手了;或許也因為如此,其在手法上和前面兩幕導演的表現方式似乎相當的不同。在Baboo導的這一段裡,我感覺到Baboo似乎特別著重在「畫面」的處理;當第三幕一開始,燈光打在天幕上,造成演員的身體在舞台上形成某種特殊的「剪影」畫面,就已經給人一種如畫般的感覺。在此之後,包括人物的走位或位置,或者燈光的變化等等,都讓舞台的畫面呈現出一種巧妙的平衡感。而相較於前兩幕在色彩上較為寫實風的角色服裝,在這一幕裡眾角色以黑色為基調的服飾,更讓Baboo在舞台上所營造出來的畫面擁有加分的效果。不過在這一幕裡,我比較納悶的是,在凡尼亞開槍的那一段戲裡,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突兀且強烈的斷裂感;在那一瞬間裡,彷彿有什麼東西強力地將整個第三幕從中撕裂成兩半。雖然並沒有將整個第三幕斷成了兩個部份,但那強大的斷裂感是令我感到不舒服且不解的;因為那不僅僅讓原本就已分成四段來呈現的《凡尼亞舅舅》再次的形成某種分裂,我也不了解為什麼那個地方要用如此強大的方式來處理。關於這一點,是我覺得不解且困惑的地方,也是我在這一段戲裡,感受到的一點小小缺憾。

  第四幕的導演為李小平。其實在這一段裡,我並沒有感覺到什麼太特別的東西;感覺上是某種平穩的力量,讓戲就是很順暢且自然的往前走。不過讓我出乎意料的是,我在這一段裡竟然看到了伊蓮娜和醫生之間的感情在台上發生了!我指的是,在前面幾段的角色之間,或許多多少少有類似的情感流動,但在這一段裡,我卻「清楚」地看到了伊蓮娜和醫生之間的感情;這或許和劇本本身到這裡剛好就是讓伊蓮娜和醫生之間的感情在劇中流動有關,也可能是因為這一幕裡的兩個演員的默契及功力,但我仍然比較偏向於認為是導演在處理(伊蓮娜和醫生的)「感情」層面上花了一些工夫的原因。伊蓮娜和醫生這一段,我覺得是第四幕裡面,相當相當好看的一段。

  再來,談到《凡尼亞舅舅》的舞台設計部份。在呈現一開始之前,范瑞君曾經說過因為經費的緣故,所以在舞台的設計上比較是在呈現一些基礎的「概念」;整體上說來,四幕戲的兩個舞台設計(張哲龍&黎仕祺)表現的都蠻不錯的。對我而言,我特別喜歡喜歡第二幕裡的窗框和第三幕裡那些浮空的樹木。在第二幕裡,在觀眾和演員之間有著一個又一個的窗框,而觀眾看戲時則是透過窗框去看到劇中人的角色以及生活;在這樣子的設計概念下,我覺得不僅符合了前面所述第二幕那種「生活感」的導戲方向外,同時也符合了契訶夫在《凡尼亞舅舅》中所想要呈現出來的那種「小人物的挫敗」。我指的是,在《凡尼亞舅舅》中,每一個人都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卻總是有一些挫敗;而劇中在視覺上所呈現出來的感覺,不也是每一個角色就在「框框」(有形的窗框和無形的框框)當中努力的做的自己的事嗎?在這點上我是覺得蠻不錯的。另外第三幕的那些浮空的樹木,除了替Baboo導的第三幕呈現出某種詩的意境及畫面外,也似乎隱約的指出劇中的小人物(樹)雖然沒有穩定的內在(根)讓他們往前走,但他們仍然繼續努力的在做著自己的事(向上生長)不是嗎?在這個部份,我也是蠻喜歡的。

  最後,講到《凡尼亞舅舅》的演員部份。其實就我的感覺,若跟導演和舞台設計的部份比較起來,演員的部份表現出來的似乎就比較沒有太突出的地方;不過這當然是相對比較下的結果。如果真的要拿演員的部份出來談的話,就我熟識的演員部份,像金勤和吳維緯的表現都還蠻不錯的。金勤在《凡尼亞舅舅》中,分飾第二幕的老教授和第四幕裡的醫生;在第二幕裡,透過外在的化粧(外功)以及內在的扮演(內功),我覺得金勤很成功拿掉了那外人常會從他身上聯想到的《孽子》小玉(更別說他最近又在電影《十七歲的天空》裡演了一個同類型的角色)的形象,而讓人真正的看到「老教授」這個「角色」。而在第四幕裡,他所扮演的醫生,也就如同我前面曾經提及的,擁有真切且足以打動人的情感投射(雖然因為他扮演的是醫生,我很不自覺的老是會聯想到在《如夢之夢》裡他扮五號病人的模樣,然後想著他是不是「久病成良醫」所以改演醫生這回事)。雖然金勤的獨特聲音特性仍然隱隱從兩個角色之中發散出來,但我還是覺得金勤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而在吳維緯的部份,我相當佩服他在「瑪蓮娜」(奶媽)這個角色所散發出來的能量及說服力!雖然在北藝大戲劇系8703這一屆的畢業製作《HERE》當中就曾經看過他做類似角色(房東郭太太)的表演,但她在《凡尼亞舅舅》的表現當中更讓我覺得驚奇;每一個眼神、一句簡單的話、一個簡單的聲音起伏,往往就擁有無窮大的能量呈現出來,並且說服別人「她就是那個奶媽瑪蓮娜」,在這個部份,我覺得是相當了不起而且沒話說的。相較於瑪蓮娜,在第四幕裡她所扮演的桑尼亞就顯得有些弱了些;我並不是指她的桑尼亞演的不好,而是覺得她的桑尼亞不若瑪蓮娜來得出色。唯一讓我感覺到桑尼亞真的活生生在台上出現(而且足以媲美瑪蓮娜)的那一刻,大概僅止於吳維緯用一種甜美而幼稚可愛的方式叫凡尼亞「舅舅」(ㄐㄧㄡˇㄐㄧㄡˊ…然後拉尾音)的那一刻了;不過這也是因為她瑪蓮娜給人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導致第四幕的桑尼亞時其實有點無法說服觀眾對她的認知從瑪蓮娜變成桑尼亞。但是吳維緯的表演,我個人還是蠻喜歡的。最後,在我所不熟悉的演員部份,其實我蠻喜歡第二幕裡,飾演「桑尼亞」的程鈺婷的表現;在第二段裡,當程鈺婷所飾演的桑尼亞在台上開始述說著自己的內心情感時,不管是提到自己喜歡的人時的嬌羞、或者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時那藏不住的情感,都讓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桑尼亞,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孩出現在舞台上。程鈺婷很能夠說服我關於「桑尼亞」這個「人」的一切,在這點上面,我是相當喜歡程鈺婷的演出的。

  整齣《凡尼亞舅舅》看下來,其實我會比較傾向於將之視為「呈現」而不是視為「一齣戲」;這樣子說並不是覺得這次的觀戲經驗不好,而是我覺得在這次演出《凡尼亞舅舅》的意義上,其實似乎比較偏向於兩所(劇場藝術研究所&劇場設計研究所)的學生們將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凡尼亞舅舅》這齣戲上,而不是在於如何將《凡尼亞舅舅》這齣戲完整的呈現出來。但無論如何,這對我而言仍然是一次蠻不錯的觀戲經驗,也希望未來不單是戲劇相關的系所,就算是不同領域(音樂或舞蹈等)的系所,也可以有和戲劇系所合作的機會,並且開發出在戲劇創作上的其他可能性;若真能如此,相信也是身為觀眾的我們,最大的福氣所在。^_^


劇名:《凡尼亞舅舅》
日期:2004/4/2
時間:7:30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T305教室
團體: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劇場設計研究所聯合呈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