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導演王瑋廉的相遇,始於大專盃話劇比賽。

  1999年時,那時候我以五年級資深學長的身份,帶領著北商話劇社的學弟妹參加大專盃話劇比賽;那是我們第一次進入決賽,並且演了一齣戲叫做《暗戀桃花源》(真是不要命了…)。決賽的結果,我們並沒有得到任何的獎項;我看著評審公佈的名單,最佳男主角上面,清楚的印著「王瑋廉」三個字。

  凡是有入圍決賽的團體,都可以獲得一套十二卷,入圍決賽團隊的演出錄影帶,於是,我花了一些時間,把所有的錄影帶全都看完。透過錄影帶,我看到了由王瑋廉演出的,中山大學的《惡意》這齣戲。

  這是和王瑋廉的第一次相遇。

  說真的,我很喜歡他的名字,尤其是「廉」這個字;他會讓我不自覺得想到背著荊棘負薪請罪的廉頗,以及其他關於荊棘滿佈的種種。一直到後來,看到了王瑋廉演的《他媽的、哈姆的、悲劇》,看到了在劇本集《狂睡五百年》中,關於王瑋廉的介紹……

  而這一次《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的演出,則是我第一次觀賞王瑋廉在「導演」這個位子的表現,而不是在「演員」的位子的表現。

  綜觀整齣《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其實我很讚賞王瑋廉在這齣戲裡面所呈現出的一種作戲的態度。《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的原作者為布萊希特,在王瑋廉處理布萊希特作品的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王瑋廉對於把這齣戲和更多人分享、好好的說這一個故事的「誠意」。關於戰爭,關於人性,關於勇氣媽媽的故事,王瑋廉希望透過《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這一齣戲,和觀眾們分享他從劇本中所看到的一切。

  所以,王瑋廉並不玩弄一般劇場常見的什麼解構、拼貼、重新拆散結構再重組之類的手法,反而是用趨近於寫實的方式,來表現《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這齣戲。

  不過,雖然我很讚許王瑋廉在呈現這齣戲上的原始動機及心意,可是對於呈現出來的效果卻不太滿意。或許因為場地關係,或許因為技術上的問題,使得《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雖然在導演手法上較趨近於寫實方式的處理,卻有很多技術層面上的瑕疵。對我來講,這些所謂的「瑕疵」,其實有進一步思考的空間;我所考慮的是,這些「瑕疵」究竟是因為技術上的不足而產生的?而是導演故意安排的?

  我之所以會有這樣子的考量,是因為布萊希特的劇本作品,往往在呈現上都有一種特色,就是可能會運用一些「設計過的瑕疵」,造成觀眾的疏離感,而沒有辦法沉溺在劇情當中。這些所謂的「瑕疵」,可能是有一個和劇中角色完全沒有關係的說書人、可能是穿梆的燈具或者道具、可能是被觀眾看到的,正在準備上場的演員…這麼做的用意,是為了避免讓觀眾過度被戲中的情緒帶著走,然後隨著劇中的人物情緒起伏,而忽略了戲本身所要講的東西。

  如果王瑋廉在導《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時,運用的是「布萊希特」這些類似的概念,那麼很多在技術方面所出現的瑕疵,似乎就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來解釋-包括我們可以看到準備上場的演員在翻閱劇本,可以看到演員接下來要帶什麼樣的道具上場,以及字幕的不清晰等等云云…

  但我不禁想問:為什麼是「布萊希特」式的處理方式?

  我想說的是,這些設計過的瑕疵,原本是為了讓觀眾能夠疏離戲的劇情,進而去感受戲本身想說的故事。但《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的表演場地是在華山四連棟,加上在舞台空間的安排上,更是連觀眾的四週圍都用上了;當「戲」本身處在(這麼大的)空間裡時,其對觀眾的投射就已經很薄弱的同時,再運用這種方式來處理《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這本劇本,反而使得戲本身和觀眾之間的距離,變得更加的遙遠。

  當然,我們也可以猜測王瑋廉並無意使用布萊希特所特有的表現手法,可是這麼一來,許多在戲中所出現的瑕疵,似乎就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使得整齣戲有些糟糕。雖然一些歌曲和歌舞的穿插,可以在適時的為整齣戲注入某種強力的電擊,讓整個戲的生命力在那一剎那向上提升,可是在我的感覺,那種所謂的「電擊」,似乎只是在為《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做臨終前的最後手段,到了最後,這些所謂的電擊,除了不再能夠捥救《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的生命外,似乎也沒有多大用處了。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王瑋廉要用這麼大量的歌舞來說《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這個故事?其實這種東西,比較常出現在一般人所定義的大劇場;我並不是說在小劇場裡用就一定不好(更何況華山一點也不「小」),而是當我們在觀看《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當台上的演員們唱著一句又一句的歌詞時,根本聽不清楚歌詞在講些什麼的我們,其實是和《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這齣戲,不斷的疏離疏離再疏離的。

  其實,很多的處理手法,我一直覺得如果換成黑盒子式的空間裡,或許會更好;像是歌唱的安排、勇氣媽媽在第二個孩子死去時,看著孩子張著嘴而一句話都不說的方式…其實我很喜歡後者的那一段「無語問蒼天」式的安排,可是我卻深深覺得那並不適合放在華山四連棟這麼大的表演空間裡。在那一段裡,那個畫面的能量以及凝聚力,其實是很強的,可是正因為空間是那麼的大,觀眾不可能就專注在那個畫面和情感裡面(更何況如果導演理念真是以布萊希特的特色出發的話,這時候觀眾應該是疏離而不專注的…)。很多很多不應該是在華山四連棟裡運用的東西,卻在華山四連棟裡出現了;從《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當中,我看得出來王瑋廉有很多的想法,想要運用在戲中,可是受限於華山的設備,導致呈現出來的東西,並不盡理想。

  華山是一個場租不貴,卻什麼設備都沒有的表演場地。沒有燈光、沒有音響、甚至於連觀眾席都得要自己準備…在這樣的場地表演,的確有很大的困難。可是如果今天創作者本身只是把華山看成一個「表演的場地」,然後試圖把很多的想法在華山呈現,那麼風險性是相當高的(事實上,我所看的那一場,燈光cue點就因此而全部亂掉,並且救不回來,整齣戲也延遲了15分鐘才開始)。可是我是覺得,華山既然之所以為華山,有一些特質應該是可以拿來和戲做結合的,而不是硬把一些概念或東西,放到華山裡面,然後希望在華山裡面實現;在《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裡,我就看到了很多類似的情況,一再的發生。在這一點上,關於戲和場地的關係性,其實是這齣戲裡面可以再多加思考以及反省的。

  不過,有幾個在畫面的處理上,則是很充份的運用了表演場地空間的「大」的特性;像我就很喜歡勇媽的兒子被處死時,從舞台深處傳來的那陣陣鼓聲(舞台深度的運用)、還有當中場休息時,在場外攤販旁上演的戲外戲(環境劇場?)…當Baboo所扮演的勇氣媽媽,和其他群眾上演著一場喧鬧劇時,我們在這一刻還為著熱鬧混亂的劇情而笑著時,勇媽叫著自己的女兒卡特琳時,當我們一轉頭,卻看到卡特琳在場上,靜靜的抱著小嬰兒;那整個安詳畫面,和另一邊喧鬧的場景,形成強烈的對比!雖然只是卡特琳抱著小嬰兒那麼簡單,可是在畫面的處理上,那個能量是相當強的。另外最後一幕,卡特琳爬到高處,與眾人呈現高低對比的安排,在畫面的處理上,也是我很喜歡的。

  另外再談到的,是《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當中一人分飾多角的安排。以勇氣媽媽這個角色來說,就用了三個演員來扮演(朱心瑩、鄧禎滿、Baboo);坦白說,我並不是很清楚為什麼要用這樣子的方式呈現?Baboo的部份比較清晰,因為她所飾演的勇氣媽媽,在片段上是比較可以獨立出來的,所以讓他來扮演勇氣媽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我卻不是很清楚為什麼其他的部份還要讓朱心瑩和鄧禎滿兩人來分飾?在這個部份,或許我們可以將之解讀為「每一個人都可能是勇氣媽媽」,也就是依照劇中勇氣媽媽這個希望藉由戰爭謀利,卻害死了自己孩子的角色個性,來比喻到現實生活裡,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勇氣媽媽」…可是關於這樣的概念,在劇中呈現的面貌終究還是相當模糊;取而代之的,這樣子多人分飾一角的方式,卻讓人覺得似乎是因為勇氣媽媽這個角色的「份量」太過龐大,而不得不讓一個以上的演員來分擔…這樣子的狀態下所呈現出來的,戲裡面的「勇氣媽媽」角色,不禁讓觀眾在角色的認定上,覺得有些混淆而無法使勇氣媽媽這個角色有更立體的樣貌呈現。

  最後,提到演員表演的部份,我必須說在《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當中,有許多的演員其實表現的並不好。最讓我在意的,就是戲本身的走向明明是屬於比較寫實的方向,可是大部份的演員卻讓我看不到那應該屬於「內在」的動機,包括為什麼說出這樣子的話,做出這樣子的動作和行為;在演員表演的當下,我看不到隱藏在角色裡面的動機……當然有幾個演員的表現是我相當喜歡的,像是徐穗青所扮演的,勇氣媽媽那不會說話的女兒,雖然沒有台詞,可是在舉手投足間卻有源源不絕的能量一直從她身上散發出來。另外,Baboo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國台語交雜的某種庶民式趣味,一直是Baboo善於捕捉以及扮演的,而在這一點上,Baboo仍然表現的相當不錯。還有像是張吉米在不同角色間對於角色區隔刻劃的清楚、或是溫吉興的硬底子演出、鄭大偉在下半場身為廚師的演唱等,都是我覺得演員表現相當不錯的地方。但在《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的演員水平和能量上,我覺得都還有相當大的,向上進步的空間。

  最後,有個地方想要特別提起來說一定,就是在劇末突然安插了一小段聲音演出,也就是開始和名叫「田啟元」的記者連線報導了起來。我對於《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在這裡提起已因病辭世的臨界點劇象錄創始成員田啟元一事,感到很困惑;或許是為了對應劇中關於戰爭、關於死亡的環境及議題,所以在劇末和也已過世的田啟元連起線來;或許這是作戲者本身對於田啟元的某種懷念或者致敬。但就我看戲時的感覺,在《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的劇末突然提起田啟元,在我的感覺還是有點怪怪的…畢竟已經往生的人,卻又拿來劇中做為角色的某個名字;不但使得我在看戲時突然因為這個名字而遠離《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的戲本身,更讓我深深覺得這樣子的做法,好像有點在開往生者玩笑的感覺,而似乎有些不妥。不過,這也只是我的感覺而已。

  綜觀全長三個多小時的《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其實可以進步的空間還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也還有很多。三小時多的長度,我想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如果非得要講三小時的某個故事,你要怎麼讓觀眾願意乖乖坐在位子上三小時看你的戲,更何況是在這麼大一個、很容易分心的空間裡?而關於《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我卻總是覺得戲本身要訴說的東西,和我之間的距離,總是好遠好遠。


劇名:《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
日期:2004/1/3
時間:7:30
地點:華山藝文特區-四連棟
團體:臨界點劇象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