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去看了由川原由美子原著漫畫改編而成的舞台劇-《觀用少女》。

  記得在很久以前,曾經看過《觀用少女》在網路上徵選演員的消息。對我來說,我知道《觀用少女》這本漫畫,也曾經翻閱(但沒有細看)過其中的幾個單元,因此當聽說有人要把《觀用少女》做成舞台劇時,我相當好奇舞台劇版的《觀用少女》,又會是什麼樣的一個風貌?

  整體說來,其實我是不滿意這晚所看的《觀用少女》的。先辜且不論任何「改編」作品所會面臨的問題,包括你要講述的是原著作的精神?還是以原著作為底而另外呈現你想呈現的事物?至少,在《觀用少女》當中,我看不到這齣戲究竟要呈現的是什麼。它披著漫畫《觀用少女》華麗的外衣,但是在內在卻呈現出一種貧乏的狀態。

  關於這點,可能要先從導演及編劇的部份來說。雖然從節目單上來看,導演所說的那些話,似乎透露了在製作過程中,導演涉入戲本身的部份並不是那麼的深入。可是這樣子的一個製作過程,卻使得整齣《觀用少女》陷入一片混沌之中;我看不到《觀用少女》這齣戲究竟要說的是什麼?是呈現出人與娃娃之間的省思?是關於對戀物或戀人的探討?...或者,我們可以把這些屬於原著漫畫的精神放在一邊,去看這戲是不是要呈現其他的東西?包括可能只是單純在技術層面想要做一些美麗的畫面(美術畫面的呈現),抑或其他任何衍生出來的想像…但是,在《觀用少女》之中,我真的完全看不到。

  整齣《觀用少女》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創作者(或者主事者)本身因為很喜歡《觀用少女》這本漫畫,所以就把《觀用少女》搬上了舞台,並且加入了其他一些自己覺得不錯的東西。當然!這樣子做並沒有什麼不可以!相反地,我非常贊同這種想要和別人分享自己喜歡事物的想法和作為!可是,如果你今天只是把它搬上了舞台,卻沒有好好的照顧它,用漫畫中照顧《觀用少女》所需要的「愛」與「細心」來栽培它的話,那麼,它終究只會在舞台上枯萎,而呈現出一種幾近死亡的狀態。

  雖然這些對導演本人來說,可能都是非戰之罪,因為我並不知道製作的過程是如何。但先不管「過程」如何,其所造成的「結果」,也就是在舞台上呈現的,就幾乎是一片混亂罷了(我所說的是戲本身的混亂,不是場面的混亂)。這些包括每一場運用的手法、每一個角色的定位和走向、乃至於換場時的黑衣人究竟是群眾演員(有沒有戲的存在)還是單純只是換景用,都呈現出一種讓人如墜五里霧的迷惑。如果一個導演,都能夠允許像ptt名人「鄭先生」這種字樣,在《觀用少女》裡面就這樣天外突然飛來一筆的出現,那麼,也難怪觀眾會被眾多的「天外一筆」搞的眼花撩亂,而在《觀用少女》裡面失去了方向感。

  其次,是編劇的問題。漫畫的節奏和段落,是可以由讀者決定的;但是舞台劇不行,其節奏或許決定在導演,但段落就掌握在編劇的手上了。在我的感覺,《觀用少女》編劇本身有三個地方是比較有問題的:其一,是我之前所提過的,關於《觀用少女》舞台劇版究竟要說些什麼的思考。這當然還包括了漫畫《觀用少女》有如此多的片段,為何單挑出《白雪》、《翠玉》及《樂園的果實》來寫?編劇是想要藉由這三段而呈現出某種共同的主題?還是覺得這三段根本就沒有共同的主題但卻足以代表整個《觀用少女》本身?亦或就純粹只是針對技術上的考量,挑選在技術層面上能夠在舞台上呈現出來的幾個段落?基本上,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有其不同的寫法。但至少就劇本來說,我看不到編劇究竟想要透過《觀用少女》來說些什麼?我所看到的,似乎就是把一些漫畫中的台詞,就這樣子搬進劇本裡,而沒有針對劇中的角色或一些東西做更深入的思考,或者呈現自己關於《觀用少女》的一些思考,變成只是平板的「搬演」而非真正的做到「改編」這件事。

  其二,是編劇對於《觀用少女》中,《白雪》、《翠玉》及《樂園的果實》這三段的處理手法。在劇本的手法上,你可以將這三段分別處理為完全不同的段落(也就是每段之間的故事完全無關,而以觀用少女做為共同的主題),亦或將三段串連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脈絡(由《白雪》的故事帶出《翠玉》再提及到《樂園的果實》),甚至於可以像昆汀塔倫提諾在《黑色追緝令》當中,將每一段故事拆散卻又彼此相連結…而在《觀用少女》舞台版當中,我感覺編劇有意走向第二者,也就是讓三段故事之間的連繫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且是直線式的走向。可是從戲中所看到的,呈現出來的《觀用少女》文本,三段故事間的連結卻稍嫌薄弱…《白雪》和《翠玉》兩段的觀用娃娃是由同一人飾演,加上部份角色的重複出現,故事的脈絡還稍微有所連結,但是跳到第三段《樂園的果實》時,卻感覺是硬要和《翠玉》連結在一起,終究使得《樂園的果實》脫離了前兩段,而成為單獨的一段(唯一和前段存在的共通點也只剩下有觀用娃娃這點)。使得三段間顯得有些支離破碎,而沒有辦法很完整的拚湊成整齣《觀用少女》的文本。

  其三,也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就是場景與段落之間的安排。漫畫的呈現,是可以天馬行空的;我這一畫格可能在娃娃店,但是下一畫格可能就跳到五公里以外的夫人家。可是劇本並不行,因為你必須要考量到舞台上的呈現與換景上的技術問題;但是,在《觀用少女》中,似乎並沒有考量到這一點,而就只是隨著劇情的轉變而不段的更換場景。於是在《觀用少女》當中,就見到了非常大量的換景,包括換景的次數、道具數量的眾多等…這樣子的狀況,使得觀眾在看戲時的情緒非常容易被打斷,原本就已經不夠完整的《觀用少女》本身,更顯得有些支離破碎。另外,要從漫畫的章節,轉換到劇場當中以幕次轉換的形式,在台詞和段落(幕)之間,勢必要做一些調整。包括你這一幕為什麼在這裡做結束?演員講的最後一句台詞和下一場有何關連?下一幕要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下開始等等,都是必須考慮的關鍵。但在《觀用少女》之中,幕與幕的連繫,包括劇情的走向等等,都顯得有些薄弱,更加深了《觀用少女》本身的不完整性。

  再來,講到演員的部份。坦白說,幾乎所有演員都有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就是不夠進入角色,幾個我覺得比較有進入狀況的角色,像是夫人、小白臉、納塔那、克拉拉等,也都有屬於各自的問題。大部份場上的演員,我所看到的問題都是:在台上時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為什麼要站在這裡?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和情感是什麼?這些包括,我看不到娃娃店店長究竟是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自己所販售的觀用娃娃(為什麼要販售這些娃娃?把娃娃們看成人還是娃娃甚至於只是觀賞用植物?),我看不到珠寶商究竟為了什麼理由而瘋狂的愛上白雪(理由可以是「著魔」,但我並沒有看到這樣子或其他的理由),我看不到觀用娃娃內在的東西(娃娃本身有無意識?如何看待前來挑選自己的人們?),這些東西的不足,造成台上許多角色都不夠深刻到足以讓觀眾信服。另外,飾演觀用娃娃的演員們,也有一些技術層面的東西需要加強;這些包括你如何讓自己的肢體動作呈現出一個觀用娃娃應有的狀態?如何讓人相信你是「觀用少女」而不只是一個「人」?觀用少女異於人之處是不是能夠藉由你的表演而呈現出來?這些,都是身為觀用娃娃的兩個演員,可以再加強的。

  除了這些之外,夫人、小白臉、納塔那、克拉拉這四個演員,是我覺得可以特別提出來說的(怎麼有種在給演員筆記的感覺…= =|||)。夫人的部份,我很喜歡她在聲音中所呈現出來的一種貴氣及包含在裡面的聲音表情;雖然在第一幕時這種氣質有些不穩,但是後面呈現出來的貴氣感覺就好很多。不過有些可惜的是,飾演夫人的演員似乎害羞了點,沒有把這份貴氣或聲音表情充份的在舞台上發揮,導致她和小白臉那一幕,有一段在沙發上本來應該是很重要的獨白,卻輕易的被帶過去了,這點我覺得有些可惜。小白臉的部份,我覺得他在戲中真的有很多小聰明,是會突然間放一個冷箭而勾起觀眾的那種(XD),但是可惜的是,有時候音量真的太小,讓人聽不到在說些什麼(雖然這也是這齣戲裡許多演員的問題)。再來,納塔那和克拉拉兩人,是我覺得在《觀用少女》這齣戲當中比較能夠在舞台上撐起一片天的兩個演員。一些技術層面的東西,像是音量或是聲音表情等,我覺得都相當的不錯。不過納塔那的部份,涉及到一些心靈的黑暗層面的東西時,就顯得似乎有些力有未逮而不夠深入。而克拉拉的部份,我就比較看不到他是怎麼樣看待納塔那及奧琳比亞,以及在這樣子詭異的三角關係之中,她是如何的看待自己以及另外兩人的關係,乃至於她在整齣戲裡面的想法是如何變化,這些都是我覺得可以再加強的地方。

  關於幕後的部份,其實還有許多可以再加強的地方。舞台設計部份,我會覺得道具(尤其是大型舞台擺設道具)似乎顯得有些過多,導致黑衣人換景時實在是顯得有些手忙腳亂。《觀用少女》試圖走向一種寫實風,但感覺似乎因為受限於場地的空間以及製作經費不足,而又沒有辦法做到那麼的「寫實」,使得舞台呈現出一種窘境;尤其當看到黑衣人搬著比人還高的充氣床墊入場時,我真的有點被嚇到了…不過,在上舞台那兩扇拉門的設計,個人倒是覺得很喜歡,並且認為不失為一個巧思。服裝的部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雖然奧琳比亞的服裝著實讓我想起安妮莓這家咖啡店的制服(^^|||)。燈光的部份,其實我比較有意見的是換場時的燈光;有時候換場時燈光是全亮的,有時候卻又是全暗。在亮暗之間,有時候我真分不清楚究竟燈光設計(或者導演)是希望我們看見場上發生的換場還是不希望我們看見,究竟場上的換場人員意義是像《白雪》裡的某段換場時,做為群眾演員之用,還是純粹的crew?關於這一點,我覺得是燈光設計可能必須要多思考,或者再和導演做溝通的地方。音樂的部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且在《觀用少女》當中幾段音樂我其實還蠻喜歡的(雖然還是沒有聽到奧琳比亞的歌聲…= =+),但是音效部份就真的覺得有些需要改善了。像是電話手機的鈴聲,直接透過工作人員從觀眾席的控制台發出聲音這點,我就覺得不妥。畢竟,觀眾很容易就因為這樣而分心(我還以為哪個觀眾又忘了關手機…);那聲槍響也真的…誇張了點。雖然這樣子有些嚴格,但是槍在兩個人之間近距離的開槍,和在空曠的地方開槍,這兩種槍聲是完全不同的。劇中所使用的音效比較屬於後者的情境,對照到舞台上所發生的前者的情境,使得在那一剎那,原本應該是給人驚愕感受的畫面,卻因為這樣子的矛盾而顯得有些好笑…我覺得,真的有些可惜。而影像的部份,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因為投射在黑幕上,導致很多畫面變得看不清楚,原本影像要透露的某些訊息,也就因此沒有辦法被觀眾接收到,相當的可惜。

  整體說來,我覺得《觀用少女》的表現的確不盡理想。雖然這只是個學生製作,可是我真的覺得光在「用心」的部份,真的還有許多可以加強的地方。回到整個製作的最原始,我相信創作者本身一定是因為喜歡《觀用少女》的漫畫,才會想要把它搬上舞台。對於這樣子的想法,我抱持高度的肯定(不知道有沒有人會想要把《最終兵器彼女》做成舞台劇?XD);可是一旦做了這樣子的決定,再接下來要怎麼做,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做,對自己的要求又是如何,我想就真的是創作者本身,所需要再多去思考的地方才是。:)


劇名:《觀用少女》
日期:2005/1/20
時間:7:30PM
地點:台大實驗小劇場
團體:窺視者劇團+台大戲劇系獨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