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演之前,一直無法決定是否要買票,原因是我和竇娥的故事不熟,實在很擔心會看不懂重新詮釋的《吶喊竇娥》。最後,還是在友人的極力鼓吹之下,買了八折的票,來到北藝大的展演中心準備看戲。
 
  走下展演中心的樓梯,展演中心的中庭,設置了一個類似於IKEA才會有的那種客廳擺設區塊。電器用品與傢俱一應俱全,看來舒適的沙發竟然沒有人去坐?!我看著四週滿滿坐在鐵製椅子上等候入場的觀眾,頓時起身走向這個沒有人敢坐的沙發區。
 
  來到沙發區仔細端佯,這才發現有些不對勁。沙發旁放了幾包零食,打了一半的毛線被放在一旁,角落的茶几上放著畢製演員(竇娥)與蔡婆的照片。整個中庭客廳給人雖然沒有人在,卻有人居住的感覺。想來,大概是戲的一部份吧。更讓人好奇接下來的《吶喊竇娥》,究竟會是什麼樣的一齣戲。  
 
  時間一到,《吶喊竇娥》從數名穿著黑衣的演員奮力奔跑開始揭開序幕,直到竇父揚言要為竇娥申冤討回公道,整齣《吶喊竇娥》,也就此劃下句點。
 
  綜觀整齣《吶喊竇娥》,我其實很喜歡導演將一些傳統戲曲裡的元素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的巧思。像是諸如鑼鼓點一類的音樂元素透過演員肢體展現出來的方式,的確讓《吶喊竇娥》在呈現手法上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非直線敘述式的故事結構,雖然給人有些破碎的感覺,但的確讓竇娥的故事,有了一種新的,可以被使用的方法。而這種方法,也的確讓我看懂了竇娥的故事究竟在說些什麼,就這一點來說,《吶喊竇娥》是相當不錯的。
 
  但,整體來說,我對《吶喊竇娥》的評價仍然並不是很高。看完戲後我有一個很強烈的感覺,就是我只看到了「吶喊」,卻不見「竇娥」的存在。長年觀賞北藝的演出,深深覺得北藝學生在表演上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在「情感」面的薄弱。當然在某些不需情感或寫實的演出時,這並不是個多嚴重的問題,但既然《吶喊竇娥》講的是關漢卿《竇娥冤》的故事,若情感不足,又怎能將那「冤」背後的情緒說個明白?
 
  於是,在欣賞《吶喊竇娥》的同時,我看到的是北藝學生在學校訓練之下所展現出來的眾多技巧,卻少了骨幹所應有的,那身為「竇娥」的存在。《吶喊竇娥》中眾多段落,除了「故事」及就在我座位正後方演出的「法場」段落,以及算是群戲的「回憶」之外,其他的段落幾乎很難說服我「竇娥」的角色是活生生的存在於舞台之上。
 
  以此次《吶喊竇娥》的畢製演員為例,其所挑大綱演出的「牢獄」一段,就很明顯有這樣的問題。當我欣賞著「牢獄」一段中的竇娥,講著落落長的獨白時,我很清楚能夠感受到的是屬於演員處理落落長獨白的「專業能力」,但卻感受不到屬於角色的「情緒」。我看不到這個角色處在這個空間(牢獄)裡的感受,看不到角色遭受冤屈後可能憤恨難平的情緒,我只能感受到竇娥的激動,卻不知那激動究竟從何而來。
 
  當然,這或許與導演的手法也有些許關連。《吶喊竇娥》從頭到尾看來就不是一齣在情感上擁有強大渲染力的戲,但情感上的不足卻還是無可避免的讓竇娥故事本身原有的力道變得薄弱許多。縱使導演加強了三個奇蹟在視覺上的效果,在《吶喊竇娥》在視覺上的效果也有許多相當特別的處理手法,但這些並不能掩蓋《吶喊竇娥》在情感層面的缺失。當情感層面失去了,縱使《吶喊竇娥》在結構或技巧上的確是足以令人玩味的,可是失去了那些,竇娥的「冤」對觀眾來說,也就變得不再那麼動人。同時也更突顯了在這些吶喊「行為」的背後,似乎少了某些足以說服人的「動機」,而讓觀眾能夠從竇娥的身上真的去感受到些什麼。
 
  除此之外,導演對演員在表演方式上的指示與安排,也是《吶喊竇娥》一劇中情感較為薄弱的原因之一。導演想用較為現代的方式來處理《吶喊竇娥》一劇,其實從入場時中庭的場景即可窺見一二,但這樣的作法並不全然為《吶喊竇娥》加分。我很不明白的是,為何演員所扮演的竇娥,總在講了一段話後突然用傳統戲曲的方式開始唱了起來?當然在技術層面來看,這樣的處理手法的確很特別,尤其在這麼一齣以現代方式去重新詮釋古代故事的戲裡,可是就情感面的表達上,這種表演方式的突然轉換,顯然造成演員在表演上的困難。當演員此刻正訴說著台詞,下一刻卻突然高聲唱起來時,反而讓那原本藉由台詞所傳達的情緒,就這樣硬生生的被打斷。
 
  當然,傳統戲曲裡有很多口白與唱腔交互使用的情形,可是卻不會發生像《吶喊竇娥》這樣有些突兀的狀態。因為傳統戲曲裡的整個脈絡和規則是清楚的,口白的抑揚頓挫,劇本台詞的優美詞藻,用唱腔來處理情感的方式,一切的戲劇規則,在傳統戲曲裡訂立的相當清楚明白。即便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會有人用歌唱來向他人訴說自己有多哀傷,可是在傳統戲曲裡,這樣的方式卻能夠打動人心甚至唱到人的心坎裡,甚至讓人掉下淚來,這都是因為規則已經建立清楚的原因。
 
  回到《吶喊竇娥》來說,當導演使用較為現代的方式來敘說故事,卻又讓演員以傳統戲曲裡的唱腔技巧來述說自己的情感時,不免讓人覺得這樣的方式與演員在《吶喊竇娥》裡一貫的表演方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曝露了這些演員在戲曲唱腔技巧上的不足。於是唱腔的使用似乎有點像是讓這些學生演員去體會及嚐試這樣的表演方法,但真正該在戲裡面被實現完成的,關於現代敘事方式與傳統表演技巧的融合,似乎就顯得成效不是那麼大了。
 
  最後要談到的,是《吶喊竇娥》關於結尾的處理。《吶喊竇娥》的結束點,落在原著《竇娥冤》裡,竇娥死後鬼魂現身向其父竇天章訴冤,而竇天章立誓要替竇娥申冤的橋段,也就是《吶喊竇娥》一劇裡稱之為「魂告」的段落。基本上我認為結束在這個地方是正確的,因為以《吶喊竇娥》的結構來說,若再詳細演出後來的竇父查案、人鬼對質、人證到庭、沉冤得雪等橋段,的確是有些多了。可是《吶喊竇娥》一劇的結尾,卻呈現出一種嗄然而止的狀態,讓人有種故事說到一半,卻硬生生被切斷的感覺。
 
  為何會有這種感覺?我想是因為最後一段裡,竇父與竇娥之間的互動與情感強度沒有被建立的原因。那情感的強度若然被建立,我們便會為場上竇父與竇娥之間的情感所動容,便能夠感受到竇父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立誓要替竇娥申冤,繼而在竇父悲怒交加,立誓要替竇娥申冤,整個情緒與節奏高漲到最高點時,猛然驚覺這一切其實早已來不及。因為即便竇父還了竇娥清白,卻也無法改變竇娥已一命嗚呼的事實,這一切,早已無力回天。如此一來,《竇娥冤》裡的「冤」字才算是真的說個明白,《吶喊竇娥》之所以要結束在這個點,也不會只是因為長度太長做了某種刪減,而能夠有更深一層的意義。
 
  只可惜,《吶喊竇娥》在情感上缺乏的問題終究在這最關鍵的一場裡不能倖免,演員情感的薄弱讓竇娥與竇父之間的對白顯得有些叨叨絮絮,強度沒有累積的結果,讓原本應該一針見血的《吶喊竇娥》結尾顯得有些草草收場,這是相當可惜的地方。
 
  綜觀整齣《吶喊竇娥》,我一直覺得該劇的服裝設計靳萍萍在節目單裡的文字寫得很貼切-「發展中的呈現」。雖然靳萍萍原意是講述自己在參與設計的過程中,看到《吶喊竇娥》不斷的在發展以及改變的過程,可是我卻覺得這幾個字相當貼切我心中對《吶喊竇娥》這齣戲的感覺。這齣戲的確仍在「發展」中,因為實在不夠完整成熟的地方。這齣戲也比較像是「呈現」而非一齣戲,導演讓演員嚐試了許多在表演上的可能,讓學生們展現了在學校的所學,卻也難以避免的在這麼樣一齣「戲」裡,讓這些「演員」們曝露了自己的不足。或許做為一個學校的公演,《吶喊竇娥》的確提供給這些學生們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但是就一齣戲而論,《吶喊竇娥》的確是可以再更好的。


劇名:《吶喊竇娥》
日期:2007/11/09
時間:PM7:30
地點: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團體: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07秋季公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