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jpg

  做為百花齊放的「台北藝穗節」,各式各樣的表演節目可以說是讓人目不暇給。在眾多的演出節目當中,我挑選了《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這齣劇名頗長的戲前去欣賞。這齣戲其實就是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筆下的《玻璃動物園》(The Glass Menagerie)。之所以在眾多劇碼當中挑中這齣戲,其中一個相當大的誘因,就是因為演員名單中,有著「陳培廣」這個名字。

  如果是欣賞舞台劇已經有些時日的觀眾,相信應該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在台灣的劇場發展當中,由郭子以及陳培廣等人為創作班底而成立的「台北故事劇場」,曾經擁有為數不少的死忠觀眾。該團曾經搬演《大家安靜》、《花季未了》等膾灸人口的作品,可惜自從劇團解散之後,成員們便四散各地(附帶一提,該團劇團經理暨導演徐譽庭,剛以【光陰的故事】電視劇入圍2009年金鐘獎最佳編劇)。而要看到以幕後發展為主的陳培廣,在幕前以演員身份演戲,更是一件難得的事情。

  基於這樣的理由,我買了《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的票。但,姑且不論陳培廣列名於演員名單第一位,到最後卻只是「影像演員」這種令人錯愕的結果,做為一場演出,《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還是有太多令人所垢病的地方。《玻璃動物園》應該不是個難處理的劇本,此劇作也常被拿來當做戲劇科班大一新生的教材,但《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卻讓這麼一個簡單的題材,沒有被徹底的完成,而累積出該有的份量,在劇場中真的打動人心,讓人淚漣漣。

母親與蘿拉(1).jpg
簡單的題材未被徹底的處理,圖為母親與蘿拉(照片出處:演出團隊官方部落格)

  首先要講的,是關於演出節奏掌握及調度上的問題。開演前詢問過現場工作人員,演出時間約莫90分鐘及10分鐘中場休息,但欣賞演出當天,演出時間卻爆增至150分鐘。如果是150分鐘能量飽滿的演出倒也無妨,但可惜的是,整齣戲在這150分鐘當中,是有些冗長而拖戲的。該有的情緒推疊無法在演出過程中累積,甚至打動台下的觀眾。老派有老派的「美」,有老派的「味道」,但整齣《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卻只讓人不懂究竟是哪裡「老派」,又是哪兒足以讓人「淚漣漣」?

  簡單的題材,缺少了原歸到以「人」為本的省思。劇中角色湯姆(Tom)在開始的序幕戲裡說到,最後一幕的訪客吉姆(Jim),是在這齣戲當中唯一寫實/現實的角色。但回歸到「人」來看,縱使整齣戲因為是建立在湯姆的回憶之下而呈現一種非現實的氛圍,但場上每個角色的情感及互動,卻都是屬於「人」的一部份。《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忽略了這點,在這方面的處理做得不夠好,讓人怎麼樣也無法被台上的角色所感動。

母親,蘿拉與吉姆.jpg
台上的演出,缺少以人為本的細膩情感(照片出處:演出團隊官方部落格)

  飾演「湯姆」的黃緣文,在外在長相及角色形象上是好看的。可惜做為一個推動劇情的核心角色,其內在屬於角色的經驗和情感累積還是不夠。每當湯姆在敘述故事時,話語中缺少了一股能量,引領著觀眾走進屬於自己的故事當中。除此之外,在演出時的專注力也稍嫌差了一些,甚至發生講錯台詞的情況。湯姆其實應該是很迷人的,但黃緣文所飾演的湯姆,其迷人的程度終究只存在於外在,而並未透過表演,進而投射出來。

  飾演蘿拉(Laura)的王榆丹,在這一點上則表現得比黃緣文好許多。在對角色的處理上,王榆丹所飾演的蘿拉,在舞台上呈現出一種讓人有些疼惜的狀態。在王榆丹的銓釋之下,原本應該是活在自己建構的「玻璃動物園」世界的自閉蘿拉,反倒有了一種吸引人注意,甚至惹人憐愛、讓人想要關心的迷人氣質。這樣的銓釋,讓蘿拉這個角色反而有種獨特的風采,充份吸引觀眾的目光。可惜的是,在表演位置上蘿拉終究是處於較被動的角色,由於《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的角色互動並沒有太多的火花,使得這個角色可以透過與其他人互動而更完滿的部份沒有辦法做得更好,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蘿拉(5).jpg
演員王榆丹銓釋出惹人憐愛的蘿拉(照片出處:演出團隊官方部落格)

  飾演母親阿曼達(Amanda)的廖梨伶,算是這齣戲四個演員當中能量最強的演員(雖然這樣的能量其實還不夠)。大量的台詞陳述與外放的角色狀態,讓廖梨伶在表演上不得不能量全開,以撐起這一切。在廖梨伶的身上,可以看到許多「表演技術」的呈現,像是話語的輕重緩急、乃至於設計過的舉手投足等等,廖梨伶在《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中的表現,基本上是有些「技術本位」的。這樣的表演方式並不難看,只是用技術本位處理大量戲份的過程,終究還是讓演員有些忽略了「情緒」和「角色關係」的建立。做為一個母親角色,阿曼達在這個家庭中可以說是推動所有事情的唯一力量,但有時候與湯姆和蘿拉之間的互動,卻缺少了一種身為母親與子女之間的溝通狀態。那些對湯姆及蘿拉的叮囑,有時候反而不像血脈相連的母親,更像是一種指指點點的遠方親戚甚至是路人,這點是可以再加強的部份。

蘿拉與母親(3).jpg
演員廖梨伶從技術本位出發飾演母親阿曼達(照片出處:演出團隊官方部落格)

  至於楊景翔所飾演的吉姆,雖然湯姆在一開始提到這是唯一一個寫實/現實的角色,但實際上該角色在這齣戲中,並不是很有存在感。蘿拉和吉姆的互動照理來說應該是場重頭戲,但我卻感受不到吉姆看待蘿拉的「態度」;蘿拉與吉姆的「吻」有許多可能的意義,可能是讓吉姆藉著吻回到過去的輝煌時光,也可能是藉由吻撫平內心對於歲月流逝的感傷,但舞台上吉姆和蘿拉的吻,看起來實在太像是一時的「意亂情迷」,在吻之前與蘿拉的情感互動也建立的並不完整。我們看到了蘿拉對於往日暗戀對象再度出現的慌張,卻看不到吉姆對蘿拉的態度。雖然角色情感的互動是存在於這齣戲的基本問題,但對於角色吉姆的形塑不夠,終究也讓飾演蘿拉和吉姆的演員之間無法產生火花,讓最關鍵的一場戲,顯得有些無力甚至拖泥帶水。

蘿拉與吉姆.jpg
吉姆與蘿拉之間的情感衝突未被完整建立(照片出處:演出團隊官方部落格)

  最後,要提到被列為「演員名單」的第一位,實則為「影像演員」(而且戲份幾乎只是曇花一現)的「陳培廣」。一直到劇末,我才看到陳培廣清晰的臉在投影幕上出現。一開始的反應是錯愕的,但接下來卻是更多的疑惑與不解。製作團隊要不是無知到分不清「演員」、「影像演員」、「客串演員」之間的差別,就是大膽到拿「陳培廣」這三個字來消費以刺激票房。演出前以『「湯姆」vs 徐華謙』做為宣傳的系列文宣中,提到徐華謙說的一句話:「唉唷,叫陳培廣去演別的啦~~~這樣我就能演湯姆了。哈哈~~~」那麼,從這句話的解讀,難道不是由陳培廣飾演「湯姆」嗎?

  但很可惜的,陳培廣並不是舞台上的湯姆,甚至只是投影幕上出現幾秒鐘的人像而已。雖然在『「湯姆」vs 徐華謙』系列文章最後一篇,有提到最後湯姆是由黃緣文所飾演(事實上我是在看完戲之後才注意到這點),但製作團隊難道沒有意識到這一切可能對觀眾造成的誤會嗎?若是因為製作過程發生突發狀況導致該演員無法實際演出,難道不需要對觀眾解釋說明清楚?這樣的行政能力,賠上的究竟是導演還是製作團隊的聲譽?還是說「69獅王@灰牆前」這個看起來似乎不打算永續經營的演出團隊名稱,真的只是一個用過即丟的團名?缺少從觀眾角度去檢視一切的視野,絕對是表演團隊在這次的演出中,需要深切反省的一個問題。

演員全員到齊.jpg
台上全員到齊,唯獨不見演員名單首席陳培廣(照片出處:演出團隊官方部落格)

  姑且讓我們再回到戲的本身,來談談其他的問題。在《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的文宣當中,另外相當強調的一點,就是關於「投影裝置」的運用。文宣中提到,在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園》原著劇本中,關於投影裝置的舞台指示,常未被後世充份運用,因此在此次的演出中,將會使用投影裝置。但可惜的是,在《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所謂的「投影裝置」,同樣也未被「充份」運用。運用投影裝置,必須深切思考的是,你希望投影裝置在戲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同舞台上的燈光與音樂,是為了營造舞台上的獨特氛圍,那麼投影的意義,又是什麼?

  很遺憾的,在《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當中,投影就只是投影而已,只是照本宣科的在該投影的時候就投影,卻缺少了更深層的調度與安排。我要在演員說哪句話時投出這段影片?影片持續多久?投影內容與場上演員的戲要融合成什麼樣的氛圍?關於這些的思考,幾乎是完全沒有。在場上往往是投影你投你的,演員我演我的。投影變成是演員在排完戲後「額外」附加的元素,卻沒有從更大的視野去思考投影與演員,乃至於戲之間的關係。

  為了讓投影發揮更大的效果,要求演員調整自己的表演節奏,或是調整影片的內容,讓演員的表演與投影內容能夠同在一個氛圍之中,都是可行的方式。可惜在《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中,這些都沒有做到。甚至是最基本的,關於投影片何時該出現、又何時該消失的安排,更是顯得相當粗糙。如果連燈光或音樂這些劇場元素,都會思考關於cue點的進出時機,那麼為什麼對於投影,反而沒有這樣的思考呢?

投影.jpg
處理上的不夠細膩,降低投影的存在意義(照片出處:演出團隊官方部落格)

  最後一個要提及的,則是關於場地的限制。表演場地的「倉庫藝文空間」,事實上並不是一個正規的劇場表演場地,當然也多少影響了演出的內容。像是一開始從音響裡傳出的角色獨白,就讓人根本聽不清楚在說些什麼。其實這樣一個空間,如果打破劇場既有表演空間與觀眾席之間的思考,是可以有些可能性的。只是在場地限制之下,似乎沒有太多的空間與時間,讓表演團隊有機會針對場地而調整自己演出的內容。以《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來說,甚至因為場地的關係,只能選擇下午三點的演出時間,並且每日拆裝台(因晚上還有其他演出)。這樣的情形,多少也讓戲的表現受到了影響。

  整體而言,《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的表現,是讓人不滿意的。如果這場演出的創作者們,有朝一日能夠如同劇中的湯姆一般,在經歷過風風雨後以回憶的方式,替自己這齣戲寫下一個評論時,究竟會用什麼樣的心情和口吻來描述呢?我想這是參與這齣戲的創作者們,真的需要誠實面對並深切思考的。

 

■ 觀戲資料 ■
劇名:《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家淚漣漣》
團體:69獅王@灰牆前
日期:2009/9/3
時間:PM3:00
地點:彩虹3C藝術村特區-倉庫藝文空間
票價:350元(買一送一)

註1:演出照片為北藝大演出版本,藝穗節版本並無劇照,兩者演員及佈景略有不同
註2:本文首發於國藝會藝評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