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犯罪.jpg

=注意!本文內含劇情,尚未看戲且不想知道劇情者,請勿閱讀本文=

  以「原創推理喜劇」為名,屏風表演班找來李國修與顧寶明兩位重量級演員,一同演出由黃致凱編導的第三十九回作品-《合法犯罪》。

  這並不是劇場第一次以「推理」為名推出的作品。前有劇場著名編劇紀蔚然以「推理」型式撰寫,由創作社劇團演出的《影癡謀殺》(不過劇作家在節目單中稱該劇為「偽推理劇」)。後有集動作、推理、懸疑於一身的影集式舞台劇《K24》,「推理」這個詞在劇場中出現的頻率並不算低。因此《合法犯罪》在宣傳口號上打出「原創推理喜劇」一詞,倒也不是特別的引人注意。

  不過事實上,如同宣傳口號所說,《合法犯罪》的確是一齣相當「原創」的「推理」劇。其原創性在於整齣戲的結構和故事劇情走向,相當符合「推理小說」或「推理劇」的原則。這是一部劇場中相當少見,觀眾可以跟著情節一同猜測兇手究竟是誰,並且享受劇情的作品。尤其故事中的設定與命題,更讓劇本在推理劇的型式之外,更多了一些關於人性和價值觀的探討。

  故事講述刑警李正修(李國修飾)帶著助手小杰(狄志杰飾),和老搭擋顧天寶(顧寶明飾)一起,為了調查梅花幫販毒案可疑嫌犯陳義賢的行蹤,而來到名為「奇幻世界」的遊樂園進行調查。「奇幻世界」董事長(朱德剛飾)及夫人(黃毓棠飾)正在進行遊樂園設施的改造計劃,對於不同改造企劃案間的歧見,讓客房部經理張有亮(亮哲飾)及營運部經理劉鈺珊(劉珊珊飾)各持己見而勢同水火。此時,劉鈺珊竟收到女兒顧思喬(夏于喬飾)與節目部經理何光容(何戎飾)暗通款曲的偷拍光碟,於是她只好轉向前夫顧天寶求助……

  看似複雜的劇情,欣賞起來卻不會太難懂,甚至連兇手是誰都可以約略猜到。但整體而言,《合法犯罪》仍然是好看的,其原因在於形式的「原創性」以及內容的「完整性」。就原創性而言,《合法犯罪》是一齣讓觀眾可以一同參與「推理」過程,去猜測兇手是誰的作品。這種型態的戲劇,在電影和電視上早已有不計其數的演出,在漫畫或小說也有相當大量的作品,但在台灣的劇場界中,卻是相當的「新鮮」。

  新鮮歸新鮮,劇場界新鮮的玩意兒並不少,還得看執行面上夠不夠踏實到讓整個演出具有「完整性」。值得慶幸的是,在原創性的基礎下,創作者的「實驗」算是進行的相當完整,使得《合法犯罪》成為台灣劇場裡,少數同時兼具原創性及完整性的作品。

首次演出舞台劇的徐薇與顧寶明飾演一對夫妻.jpg
《合法犯罪》將推理劇帶進劇場,探討人性與價值觀(屏風表演班提供)

   能夠擁有如此高的完整性,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絕對必須歸功於此劇的演員-李國修。《合法犯罪》的推理進行,是採用「警察辦案」的方式,警察的「問」與「答」,構成了推動劇情前進的節奏。李國修飾演的「李正修」一角,不僅在戲裡扮演著解開謎題的關鍵,在戲外更展現深厚的功力,不但成功銓釋李正修一角,甚至透過表演去掌握整齣戲的節奏。李國修的存在,宛如火車頭一般,掌握整齣戲的速度與力道,讓整齣戲有相當精準的表現。李國修這名演員的存在,可以說是《合法犯罪》之所以成功,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

  既然打著國寶演員(李「國」修與顧「寶」明)擔綱演出的名號,不免令人好奇劇中另一名演員顧寶明的表現。顧寶明所飾演的顧天寶,戲份不若李正修來得多,在發揮空間上當然也就受到些限制,不如李國修那麼樣的搶眼,反而是以一種比較像是畫龍點睛的姿態,存在於《合法犯罪》這齣戲當中。不過地道中一場李國修與顧寶明之間的對手戲,仍大大滿足了觀眾對這兩名演員「飆戲」的期待,讓人見識到這兩位「國寶演員」的深厚表演實力。

顧寶明與李國修精彩對手戲.jpg
李國修與顧寶明的對手戲令人嘆為觀止(屏風表演班提供)

  另外要特別讚賞的,則是狄志杰所飾演的「小杰」一角。一直以來,總覺得狄志杰在表演上少了些可能性和豐富性,但此次的《合法犯罪》,卻讓人見識到相當不一樣的狄志杰。狄志杰將「小杰」這個擁有自己信仰、相信真理與正義的警察,銓釋得相當到位。不管是充滿熱情的年輕活力,與李正修亦師亦友的絕佳默契,乃至於劇終信仰破滅的內心掙扎與衝突,都讓「小杰」這個角色顯得相當的迷人。狄志杰在《合法犯罪》中的小杰一角,所呈現出來的表演層次,不但讓人大開眼界,更讓人想豎起大拇指肯定。

  其他《合法犯罪》中的演員,也幾乎是恰如其份的扮演劇中屬於自己的角色,雖然此劇中有許多第一次演出舞台劇的演員,但基本上來說,整體演員表現還算是在水準之上。朱德剛飾演的朱董,在喜劇節奏的處理上仍有其獨到之處,但受限於劇本設定,因此少了些表演空間,甚至到了下半場便再也沒有朱董一角的出現,觀眾只能從「法醫」的身上,短暫再次享受屬於演員的演技。

與影像結合的「瘋狂列車」遊樂設施.jpg
朱德剛與劉珊珊乘坐「瘋狂列車」的精湛演技(屏風表演班提供)

  劉珊珊身為屏風表演班固定班底,表演功力自然不在話下,在舞台上宛如化身為角色「劉鈺珊」一般,呈現出自然的表演風格。夏于喬從《六義幫》到《合法犯罪》,多少可以窺見其在舞台劇訓練下所呈現的進步。臨時頂替無法排練的高以翔而參與演出的何戎,雖然在「角色」個性上仍看得到一絲屬於「演員」何戎的斯文氣息,但還算是適切地扮演了何光容這個角色。至於亮哲的部份則讓人有些驚喜,他把張有亮的「壞」與「痞」演得相當有味道,在《合法犯罪》中有著相當亮眼的演出。

  至於幾位第一次參與舞台劇演出的演員,在表演上雖沒有太大驚喜,但還算是合格。以補習班名師身份投入舞台劇演出的徐薇,恰如其份的演出顧天寶妻子李葳葳這個好傻好天真的角色。小蜜桃朱安禹在《合法犯罪》中,看得出對於修正演員本身可愛形象的努力,讓角色與演員間做出了些區隔,可惜在下半場謎底揭曉時,使用哭聲表達情緒的表演方式有些太多,讓人對於角色的哭泣不但無法產生同情,甚至有些感到不耐。至於飾演尾巴的寇家瑞,則明顯在表演上有些生澀,這也使得身為關鍵兇手角色的他,反而在《合法犯罪》一劇中相當不起眼,甚至幾乎沒有存在感。

  這樣的結果,當然也有可能是導演的刻意安排。畢竟在《合法犯罪》中,兇手是誰並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劇中人為什麼要犯案?為什麼要說謊?每個角色的內在動機又是什麼?《合法犯罪》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設定,就是「真相不一定要大白」,因為當眼見不一定為憑時,我們要如何去定義我們看到的是「真相」而不是「假象」?

天寶、鈺珊、葳葳驚覺張友亮不醒人事.jpg
在這個眼見不為憑的時代,究竟什麼才是真相?(屏風表演班提供)

  我們如何去判斷,《合法犯罪》裡張有亮真正的致死原因,是因為尾巴的下毒?是因為顧天寶推了張有亮去撞到小木屋裡的椅角?還是因為顧天寶給了躺在地上的張有亮幾拳(雖然劇中看起來只是力道不足致死的幾個巴掌)?。只要是人,就會有主觀的判斷,我們又該如何憑藉自己的主觀去客觀的分別對與錯?而那些讓人朗朗上口,宛如教條式的正義或法律,又是否就是真理?

  因此,當劇末小杰發現原來顧天寶和張有亮的死有關,自己亦師亦友的長官李正修又試圖掩蓋事實時,無怪乎他會因為價值觀錯亂而濱臨崩潰了。那句在劇末令人心酸的「わかりました」(日語「我知道了」),讓小杰認清了世界的真實,卻怎麼樣也無法接受。

  小杰在《合法犯罪》劇中,代表的是嚴格遵守教條式規範的角色,單從劇中原本是密室殺人的格局竟然出現地道,小杰生氣的說「不能有密道嘛!」,就可以窺見這點。但小杰不了解的是,他面對的不只是一場發生在遊樂園的殺人事件而已,更是存在於真實世界中,關於人性的考驗與價值觀的衝突。遊樂園名為「奇幻世界」,多少有種隱喻人世間的意味,是非黑白的道理人人都懂,法律與道德也成為正義的準則,但這一切卻可能不是百分百正確的真理。說起來,的確「奇幻」。

安安和尾巴正在接受正修及小杰的問話.jpg
名為奇幻世界的遊樂園,是否就是人世間的縮影?(屏風表演班提供)

  幾個主要角色的形象,在《合法犯罪》中塑造的相當成功,使整齣戲更加完整。李正修一席黑色風衣、手持鮮紅色保溫杯查案的形象,相當鮮明立體。小杰和李正修之間的絕佳默契,也盡在不言中,常見到李正修一個手勢,一句「小杰!」,小杰就能馬上明白李正修的用意,與李正修在劇中大玩雙面手法來問案。這種「黑臉與白臉」的偵探角色組合,在《合法犯罪》中相當迷人,更加深了兩人在劇末決裂時的衝突。

  對於《合法犯罪》主要角色的發展性,我其實是相當期待的。既然屏風表演班可以推出「風屏劇團三部曲」的系列作,那麼《合法犯罪》出現系列作,倒也是個相當令人期待的可能性發展。系列作可以是在《合法犯罪》時間之前,小杰與李正修的初次見面(應該會成為某種名場景)以及首次合作偵破的案件,也可以是在《合法犯罪》時間之後,小杰的死對李正修產生性格上的衝擊而影續其後續的辦案風格。這種對劇中角色的認同,以及延伸的想像與期待,是在欣賞其他劇場作品時,鮮少擁有的經驗。

  當然,作為編導黃致凱在屏風推出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為紀蔚然編劇,黃致凱導演的《瘋狂年代》),《合法犯罪》仍然有些小缺點。例如在劇末S14揭曉真相時,直接用影片的方式作回顧,就不免令人覺得在表現手法上,似乎可以再多一點屬於「劇場」的可能性,而不是直接用「影片」的方式呈現,令人感到有些不滿足。

  除此之外,此段影片的台詞和處理手法也有進步的空間,像是張有亮在威脅陶安安時對她說的那句「我喜歡妳很久了」的台詞,就不免覺得以張有亮的個性,實在不像會把話說得如此「白」、又用看起來如此「深情」的字句來與陶安安對話。在處理手法方面,陶安安的那滴淚也讓我在劇場裡有些啞然失笑,這種感覺很像是看到電視劇裡的女性被侵犯,然後下個畫面就看到花瓶砸到地上的手法一般。關於這方面的處理,或許可以再細膩一點。

  另外,《合法犯罪》劇中一個很重要的設定,就是「所有人都在說謊」,但是這樣的設定卻讓觀眾有些分不清楚實話與謊話的差別。例如劇中夏于喬所說,自己手背的傷是被「樹枝割傷」,當我們認為這個說法聽起來太像是隨意編出的謊話,而覺得其中可能有隱情時,卻會發現這樣的「隱情」到劇終並未被「揭曉」,因為她說的其實是「實話」。而傻傻的李葳葳面對李正修「為何走進地道」的質問,竟也能瞬間不加思索的說出一整套謊言,更讓人覺得不像是該角色有辦法做出的事。

  當然這些可能都是創作者原本就設定好的目的,要讓人分不清劇中角色是在說謊話還是實話,只是這一切雖然符合作品邏輯,卻讓觀眾不得不在看完整齣戲時,仍然帶著一些對劇情的疑惑而走出劇場。畢竟創作者是站在全知的角度上,「所有人都在說謊」的設定,必須建立在知道事實後,才能夠明確知道角色在「說謊」。但是對觀眾而言,某些聽起來太像謊話的「實話」,實在容易讓人心生疑竇,而走入了劇情理解上的死胡同。

張有亮拿著DV威脅何光容.jpg
觀眾走入了一場實話與謊言的迷宮(屏風表演班提供)

  在視覺構圖上,創作者在節目單第八頁曾經提到:「在視覺構圖的呈現上,則是從『辦案就像拚圖』的概念出發,利用裂解的圖像來組構舞台畫面…」但是可惜的是,舞台上的視覺構成畫面看起來仍有些不夠完整,創作者希望達成的多角度的視野,變成了一種多焦點的雜亂。感覺很像是在看一幅雖然已經完成的拚圖,卻看不懂整幅拚圖是什麼圖案,因為每塊拚圖的圖案都不一樣…而不是同樣的一幅拚圖,從不同的角度看,可以看到不同的圖案。關於這個部份,或許可以再多一些思考。

  說了這麼多,綜觀整齣《合法犯罪》,我仍然會覺得這是一齣相當有趣又好看的戲。雖不完美,但很完整,甚至讓我想看第二次。《合法犯罪》的演出,加上屏風表演班近期許多的計劃,讓人不禁對該劇團的發展性,有著相當大的期待。不管是由年輕創作者黃致凱以屏風之名,推出《瘋狂年代》、《合法犯罪》等新作品,亦或是讓首席女弟子黃毓棠處理像是《屏風小戲大作》等舊戲碼的重新演出,乃至於李國修即將回到小劇場推出名為《監視》的作品,甚至是讓身為屏風二師兄的曾國城在2010年再次搬演的《徵婚啟事》浪漫版裡,面對一人分飾20角挑戰的安排。這一切不但充滿濃厚的「傳承」意味,更有種開創「新局」的味道。對於正在發生的這一切,我樂觀其成。

屏風《合法犯罪》將摩天輪搬上舞台,全體演員大合照.jpg
屏風表演班近來動作頻頻,未來發展性值得觀察與期待(屏風表演班提供)

 

■ 觀戲資料 ■
劇名:《合法犯罪》
團體:屏風表演班
日期:2009/10/8
時間:PM7: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票價:1620元

本文首發於國藝會藝評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