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常被人們稱之為「文化沙漠」,但我卻極其喜歡這樣的藝文環境。曾經因為唸書而在高雄待過兩年,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很懷念那時候的日子-不用一邊擔心自己會不會臨時有事,然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在兩三個月前就買好舞台劇的票(因為可能演出當天都還有票),也不用太擔心演出團隊的品質(最起碼該團隊有能力南下巡迴)。因此,當聽聞中山大學成立劇場藝術學系時,其實我相當好奇,這麼一座有著美麗海景的大學,其所成立的劇場藝術學系,究竟能夠蘊育培養出一批什麼樣的學生,又能夠造就出什麼樣的戲?

  台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台灣大學、文化大學,這四所學校,是這次以「尋找台灣藝術家」為名,五校聯演當中的其他四所學校。但,我並未前去觀賞這些學校的演出,反而在週六的夜裡,踏進國立藝術教育館,當年表演工作坊演出創團作《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場地,欣賞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的《蝴蝶苦難》。

  當然,此處並非要拿表坊和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的學生們相提並論,只是從《蝴蝶苦難》來看,雖然仍有許多尚待努力之處,完整度也稍嫌不夠,可是在一些小地方所呈現的創意或細膩,卻讓人不禁覺得,《蝴蝶苦難》這齣戲,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整齣《蝴蝶苦難》的故事,呈現出來的質感,不諱言的仍然比較像是一場「呈現」或「成果展」,而不能夠稱之為一齣戲。但是在一些小地方的處理,仍然是相當不錯的,像是導演對蝶兒等人所設計的惦腳動作,宛如真實世界裡蝴蝶停留在花朵上時,那微微顫動的翅膀。亦或是在msn對話那一段裡,導演對於音樂與畫面的掌控與運用,將兩人之間的等待與孤單,以近似電影或MV的方式來呈現。或是蛤蟆精出場時,那著實惡搞(而非亂搞)的瘋狂狀態,更讓人不禁想起當年的《荷珠新配》,同樣也有著在兩面代表車輛的旗子上,繡上兩個賓士圖案的趣味。甚至是演員的努力表現,像是不發一語卻有著勾人姿態與眼神的大王蝶,亦或是精靈古怪的蝶兒,這些人對自己角色的用心,一切的一切,其實都讓人看在眼裡。

  只是,相當可惜的,這些優點在《蝴蝶苦難》裡,終究還是以「點」的狀態呈現在戲裡,而沒辦法連成「線」甚至是「面」以撐起整齣戲劇的存在感。如同導演所說,這齣戲原本是表演課的呈現,後來才將故事串連起來而將整個故事發展成為一齣戲。很顯然的,在這過程中,《蝴蝶苦難》並未發展成完成體。節目單上的編劇,寫著「集體即興創作」六個字,《蝴蝶苦難》所呈現出來的感覺,也就因此變得相當的「集體」,卻看不到所謂的「主體」。一齣戲總是有其所想要呈現的主題,《蝴蝶苦難》當然也有,但是卻分散於各段故事之中。雖然每個故事都圍繞在愛情、流離、孤單等議題,可是我們卻看不太到故事與故事之間的關係。劇中的蝴蝶谷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為何公園的小販們聽到蝴蝶谷一詞會如同聽到「佛地魔」一般恐懼且議論紛紛?非寫實的蝴蝶谷故事主線和寫實的故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兩者的撞擊是否真產生了某種宛如莊周夢蝶的「化學作用」,使其產生某種戲劇上的美感?亦或兩者只是被「並排放在一起」而已?這些未在戲中充份被建立以及完整處理的部份,終究讓《蝴蝶苦難》蒙上了一層霧一般的面紗,而讓人看完之後,實在摸不著頭緒。

  除此之外,角色與角色之間在情感上的互動,並沒有被完整的被建立,導致當我們看到台上的一對對的分合之際,並不會因為同情而去感受到他們在愛情裡所遭受到的「苦難」。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係建立的情感基礎不夠,讓愛情或者角色本身所存在的情感,如同蝶翼一般薄弱,身為觀眾的我們,也就很難能夠去體會到角色所面臨的困境,進而去同情或為了他們而有任何的感動。《蝴蝶苦難》所要講述的主題,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如同劇中神出鬼沒的大王蝶一般,忽而顯現卻又忽而消失,讓人無所尋覓適從。

  另外,想要特別提出的,則是導演對於「群戲」處理能力的不足。事實上,我相當讚賞導演在《蝴蝶苦難》裡許多個獨具巧心的安排以及片段,前面也有部份的篇幅提及。可是在蝴蝶谷公園的段落裡,對於眾小販的處理方式,則有非常明顯的不足。眾小販你一言我一語的表達方式,讓整個台上顯得似乎有些吵雜無比,菜市場式的喧鬧實在讓人有些無法理解為何此處要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呈現?因為對於故事的進行以及氛圍的營造似乎並無太大助益,反而讓台上所呈現出來的氛圍顯得有些混亂。在這個部份,我覺得是在《蝴蝶苦難》裡,最需要再加強以及再思考的地方。

  整體而言,若以一個劇場的正式演出而論,《蝴蝶苦難》很明顯是不夠的,可是在台北免費欣賞該劇的我,卻仍然想給予一些掌聲。最起碼,《蝴蝶苦難》讓我看到了一些新的東西,一些除了遵循許多「戲劇方法」以外的創意與表演方式。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尤其是徹底「逆向操作」的作法(在台北免費演出,在高雄卻採用售票的方式),更讓人佩服其勇氣。我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在台北看到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的演出,但《蝴蝶苦難》的演出,的確讓我對於這個年輕的科系,多了一份對於破蛹而出的期待。


劇名:《蝴蝶苦難》
日期:2007/9/15
時間:PM7:30
地點: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團體: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蔣卓羲(家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